施戰(zhàn)軍,1966年生于吉林通榆,1988年本科畢業(yè)于四平師范學院中文系(現(xiàn)吉林師范大學文學院)并留校任教于當代文學教研室,1994年研究生畢業(yè)于山東大學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于現(xiàn)當代文學教研室至今。現(xiàn)為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并在職跟從孔范今教授攻讀博士學位。中國作協(xié)會員,中國小說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著有《世紀末夜晚的手寫》、《碎時光》、《愛與痛惜》等。目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文藝報〉與當代中國文藝思潮》、教育部人文基金項目《〈人民文學〉與中國當代文學》等科研課題。
本書所收為作者近年從事文學研究與當代文學批評的代表性成果,展示了對于文學之魅的探尋和對于文學之美的發(fā)現(xiàn),無論是對重要作家作品的批評,還是對中國式的城市文學、成長小說、鄉(xiāng)村小說的生成嬗變研究,以及對新世紀以來的文學生態(tài)、文學教育、文學批評等現(xiàn)象富于激情和學理的論述,都體現(xiàn)著文學現(xiàn)場和文學史融通互證的學術(shù)追求,行文上的詩性美文批評特色也盡顯其中。 《2007年度青年批評家授獎詞》的評價是:“作為與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文學一起成長的新銳批評家,施戰(zhàn)軍以自己敏感精辟、鮮活生動的批評實踐,有力地 [詳細]
序俠骨柔腸的批評(李敬澤)1989奉獻的呼問與和鳴1990軟幽默:中國人智慧的微笑 《本命年》:現(xiàn)實生命的謎面1991談談通俗歌詞1992等待:一個情詩母題的輪回 “散文”、“小品”散品1993半居與陽臺 感傷的淵藪 ……1994透過藍色的風1996溫熱的歌聲 傾聽·仰望·融化 ……1997一匹馬走到草原 “我思”時代 ……1998且共從容? 為詩造謠或造勢 ……1999正在生長的力量 本能的繆斯冷暖自知 ……2000篩進綠窗的陽光 寂靜的春天 ……2001愛與敬而遠之 看來看去或秘密交流 ……2002告慰之書 [詳細]
現(xiàn)象或問題新時期現(xiàn)實主義文學觀念的演進與得失市場經(jīng)濟困擾著繚亂的文壇——1994年文壇熱點透視走向文化綜合——20世紀40年代中國文學概觀臆斷與杞憂:關(guān)于話劇“我”和“我的祖國”——當代愛國題材音樂文學史略論作家作品論生命的疼痛和意義——趙玫作品印象肖復興的懷舊情緒劉玉堂的鄉(xiāng)村隱秘畢四海的“政治小說”《弒父》論農(nóng)夫本色——《繾綣與決絕》讀解陳家橋:迷醉于中途的末日狂想者窗玻璃嘩嘩響風把云吹成一種纏綿元虛構(gòu)與非虛構(gòu)小說的微涼嶄新行旅的探路者——90年代山東青年小說選讀擎起藝術(shù)的花蕾——1996年散文印象精神與夢 [詳細]
瞧,他們走來了(代總序/吳義勤)自序茹志鵑小說與中國當代文學克制著的激情敘事——畢飛宇論綠色批評家俊逸的紙上魔法——李敬澤的散文欲望話語與恐懼分布——九十年代前半期洪峰小說論作為文人——別種意義上的葉兆言后怕的歷史記憶——評葉兆言的《沒有玻璃的花房》筆記潘軍我印象中的潘軍最后關(guān)頭的傾說——從《長恨歌》的視點談起愛與痛惜:呢喃中的清朗——魏微的《流年》《化妝》的震撼力朱文穎:活化動感蘇州李洱:反寫者的空間看《鳥巢》說荊歌影像在迷失中焦渴——衛(wèi)慧小說論顫動的斑馬線——劉照如小說印象體恤與知情之間的傷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