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青,女,蘇州人。78年初考入蘇州大學中文系,82年畢業留校,85年調入江蘇省作協專業創作。現為江蘇省作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蘇州市文聯主席、《蘇州雜志》主編。80起發表文學作品,以小說創作為主,著有長篇小說十七部,代表作有《城市表情》、《女同志》、《赤腳醫生萬泉和》等,中短篇小說二百余篇,代表作有《瑞云》、《我們的戰斗生活象詩篇》,《城鄉簡史》等,電視劇代表作有《費家有女》、《干部》等。小說《城鄉簡史》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2004—2006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這是一個禪的故事,可以媲美中國文化史上任何一件“禪宗公案”。饑荒年代,一個大字不識幾個的村莊少年在咽下一只棺材里跳出來的青蛙后,讀出白紙上的“觀音簽”。少年被母親厭憎,又被與自己長得完全不一樣的爹愛憐。爹想把他送到廟里討口飯吃,在替少年討藥的路上不幸溺亡。少年當了香火,忘掉了原本的名字,有了三個師傅,一個能在缸里坐化的大師傅,一個可能是通緝犯的二師傅,一個滿世界尋找生母的小師傅。 荒唐歲月,寺廟亦非凈土。人們要“破四舊”,來砸菩薩像。這個不信菩薩的少年在一個人的囈語中看見了爹的魂靈, [詳細]
內容提要 后窯當然是那個年代中國鄉村的縮影。故事是圍繞后窯醫療站展開的,問題出在后窯醫生萬人壽身上,他病倒了,后窯沒有了自己的醫生。誰來接班呢?萬泉和。這個萬泉和憑什么來接班,他學過醫嗎?沒有。但他是萬人壽的兒子,他不當醫生誰來當呢?萬泉和沒正式學過醫,當醫生勉為其難,雖先后和幾名醫生配合行醫,但他們先后都走了,最后剩下他一人。在貧困落后的后窯村,如果他不當醫生,還會有誰來關心農民的疾病?作者善于用瑣碎的日常生活細流構建她的精神世界,用飽含溫情的態度關照人、社會與疾病之間的關系,由此展示中 [詳細]
內容提要 小說描寫了“女同志”的代言人-萬麗在走進機關的十多年中,與女上級女同事之間的相互嫉妒和互相欣賞,與男上級男同事的互相斗爭和互相支持互相利用,在這個過程中萬麗的成長,萬麗的進步,萬麗對自己的反省,萬麗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巨大變化等等,既有較強的現實性,又有濃厚的浪漫與理想主意色彩,在一個接一個的故事當中,深刻揭示人性內在的本質和女同志在這個群體中的心靈蛻變。 作家范小青以特有的細膩委婉勾勒出政治職業生活中的女性形象,是當今文學作品中罕見的。 [詳細]
內容提要 這部厚重的政治文化小說以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在舊城改造中演繹出的驚心動魄的故事展開。在寫出官場和商場錯綜復雜的爭斗和角逐同時,塑造了一個生動鮮活的工程總指揮形象。 小說將宏大敘事同婉約愛情融為一體,將蘇吳文化的底蘊同舊城在現代化改造中的矛盾沖突展現得跌宕起伏,同時暗示了一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光榮夢想與復雜命運。 [詳細]
內容提要 田二伏是田家嶺村的一個青年農民,他喜歡聽電臺的節目,人家看到他的時候,他不是在勞動,就是在聽廣播,但是他的父親田大爺不大喜歡兒子老是拿著一只收音機那種樣子,他覺得那樣有點像浪蕩子。田大爺說,我們田家的人從來都是勤勤懇懇的勞動的。 [詳細]
內容提要 這部由一個個片斷,一個個故事聯綴而成的長篇小說,向人們展現的是一座古老而寧靜的大博物館;隨處可見的官宦老宅、名人故居,星羅棋布的寺廟庵堂、井樹碑坊,河街并行、水陸相鄰的古老街路,縱橫交叉的小橋水巷,秀麗精巧的古典園林,清閑平和喜歡懷舊的人群……這一切構成了蘇州兩千五百余年不變的格局,也賦予古城濃郁而獨特的歷史文化韻味。然而,時代的發展和外來文化的沖擊使它再難保持原先的架構。怎么動?如何變?卻又眾說紛紜。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