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活動 >> 文學活動 >> 正文
為詩歌繁榮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舉行二〇一五年年會
在新詩誕生即將百年之際,12月23日,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2015年年會暨第一次全體會議在京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吉狄馬加出席并講話。中國 作協詩歌委員會主任葉延濱主持會議。會議總結了2015年詩壇的各種現象和問題,明確了詩歌委員會2016年的工作重點和具體任務。
吉狄馬加談到,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中國作協通過各種措 施和途徑來促進文學的繁榮發展,而專業委員會就是推進文學工作的重要抓手。在當下,詩歌正在回暖,呈現出繁榮發展的態勢,但是也存在諸多問題,詩歌委員會 應該起到導向性的作用。比如,各地都在組織詩歌評獎、很多人都在編輯詩歌年選,如何予以規范,保證評獎、評選的權威性,值得思考。對一些重要的詩歌現象、 詩歌問題,詩歌委員會要在學術上進行探討,發出自己的聲音。在新詩百年的特殊節點上,受中國作協委托,詩刊社正在編選《中國新詩百年志》,精選100年來 的新詩作品和理論文章。詩歌委員會也應該通過多種形式來梳理百年來的詩歌發展。同時,詩歌委員會要通過多種途徑團結、服務好廣大詩人,營造一個團結、良好 的創作氛圍,積極組織詩人進行采訪創作,反映歷史的脈絡和現實的發展狀況。
葉延濱回顧了詩歌委員會2015年的工作,并對下一年度工作進行了展望。與會委員們積極發言,為詩歌委員會如何具體開展工作獻計獻策。大家談 到,在中國作協的指導下,詩歌委員會要發揮對于中國詩歌發展專業、權威、正面引導作用。具體說來,要加強與各地作協特別是各地詩歌委員會的聯系,進一步加 強合作,開展對優秀詩人群體的評介工作;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聯系,對重要的詩歌現象、詩歌理論問題進行學術探討;加強新詩作者與傳統詩詞作者的聯系, 通過組織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等主題采訪活動,讓兩方面的詩人都參與進來;要重視對少數民族詩人作品的翻譯、推介, 讓更多的人認識中國詩歌的多樣色彩;要加強與國外詩人的交流,重視詩歌翻譯,促進中國詩歌“走出去”。
如何紀念新詩誕生百年,也成為大家討論的一個焦點。事實上,從今年3月開始,詩歌委員會就開始進行這方面的工作,與江蘇省作協、揚子江詩刊社聯 合舉辦了“中國新詩百年論壇”系列研討活動。據介紹,在2016年,詩歌委員會將繼續開展“中國新詩百年論壇”活動,并將與多個地方作協、專業詩歌刊物舉 辦一系列的專題活動,圍繞“百年新詩與西部抒寫”、“百年新詩的文體建設”、“百年新詩的長詩寫作圖景”、“新詩百年的翻譯與創作”、“新詩百年的專業化 與大眾化”等主題展開專題討論。
針對當下詩歌繁榮背后的亂象,與會委員談到,詩歌委員會要團結起來,真正做一些富有實效的工作,發出有價值的聲音。這樣才能讓詩歌委員會得到廣 大詩人、詩歌愛好者的認可,并進而起到導向性的作用。詩歌委員會20多年來一直在編選詩歌年選,今后要繼續堅持,并發揮委員會的整體力量,把選本做得更 好。同時,要進一步加強詩歌理論與批評工作,尤其是要發現、培養和推出年輕的詩歌研究者,讓他們對當下詩壇的各種新現象和新問題進行及時梳理、準確分析。 比如,近兩年新媒體尤其是微信平臺對詩歌生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需要研究者對蕪雜的詩歌現象進行辨析,正確認識新媒體與詩歌之間的復雜共生關系。為了呈現 詩歌研究的現狀和成果,每年應該推出詩歌理論與批評的年度研究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