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活動 >> 文學活動 >> 正文
自1989年發表首部作品以來,彭學軍已出版了《腰門》《一籃鮮棗》《你是我的妹》等多部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和散文集。她的文字不抖機靈,也不炫耀、不抱怨,總是由衷地發現美、表現美。8月25日下午,由二十一世紀出版社舉辦的“彭學軍作品研討會”在北京舉行。高洪波、閻晶明、張擁軍、海飛、何向陽、樊發稼、張之路、朱自強、方衛平、安武林、湯素蘭等作家、批評家出席了研討會。
與會者從彭學軍的不同作品入手,發現并肯定了她作品中“純”、“靜”、“美”、“雅”的語言風格、寫作傾向。大家認為,彭學軍的小說內涵豐富、情節飽滿、語言考究,頗具湘西文化的特色。新書“男孩不哭組合”(《浮橋邊的湯木》《戴面具的海》《森林里的小火車》)寫了幾個普通男生在遭遇到不期而至的危機和災難時,如何喚起內在的力量,不動聲色地自我排解、自我救贖,小說注重展現、喚醒男生們內在的堅韌、豁達、陽剛,是男生成長心理的生動講述。高洪波在評價這部作品時說,文字細膩而詩意的彭學軍一直以寫女孩成長經歷見長,這次跨越性別和本色的寫作是彭學軍的新突破。作品打破了幻想與現實的界限,展現了她不凡的寫作功力和對成長小說的種種思考。
此外,批評家們還對彭學軍未來的寫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見。閻晶明認為,在今天的社會背景下,強調美、強調溫暖、強調溫馨、強調溫柔,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作家應該做的事情,彭學軍的作品在這方面表現得非常好。但同時,文學還應有當代性的問題、時代感的問題、與當下閱讀對象高度契合的問題,彭學軍今后應該在做好控制的前提下延伸自己的觸角,使作品更具有時代感、緊張感,增加作品的內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