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電影 >> 作家與影視 >> 正文

    沈寂與上海的緣分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6年05月19日09:30 來源:解放日報 韋 泱

      斯人已逝,連載依然。沈寂先生的《昨夜星辰》在《解放日報》的連載今天到了尾聲,最后這幾期,我們不得不為他的名字加上黑框。陪伴沈老生前完成多部力作的韋泱先生此文,為我們刻畫了一個勤勉、正直、扎實的寫老上海人物和掌故的行家里手,以及他對上海這座城市綿長的情愫。

      沈寂走了。在彌留之際,女兒汪清天天守在他的病榻旁,讀著《解放日報》連載他的《昨夜星辰》,讓他安詳、平靜地走完坎坷而豐富的一生。當初聞知報上要連載他的這部書稿時,其興奮的心情,不亞于三十多年前《解放日報》連載他的《一代影星阮玲玉》《一代歌星周璇》和《大班》。

      去年,年逾九旬高齡的沈寂仍筆耕不輟,且碩果累累。先后出版由他撰文的抗戰題材連環畫《四行孤軍血戰記》,出版他寫老電影人的文集《昨夜星辰》以及長篇回憶錄《沈寂口述歷史》。我在編寫《沈寂年表》時,常沉入思考:從1942年在《小說月報》發表第一篇作品《子夜歌聲》起,至今七十多年,他如何像一位文壇長跑運動員,保持著久遠而堅韌的耐力。靠的是他的天賦,他的勤勉,他不言放棄細水長流對文學的摯愛,和他對這座城市絲絲縷縷綿長的情愫。

      他的人生本身就極富戲劇性。孩童時因家庭關聯遭綁票。以后在白色恐怖籠罩下,他曾輾轉到蘇南加入新四軍。在大學讀書時因與進步同學牽連,被關進日本憲兵隊上重刑。后來他寫小說、編刊物,結識了當時活躍于上海文壇的柯靈、張愛玲、董樂山等不少作家,亦熟悉商賈巨富如黃金榮、哈同等“大亨”“大班”,成了以后寫老上海人物和掌故的行家里手。

      對于上海,沈寂是再熟悉不過了。雖然祖籍浙江奉化,但生于斯長于斯的他,在父親攜帶下,接觸到廣泛的社會。父親在上海灘從碼頭扛工做起,到成為舊上海數一數二的棉花商。對沈寂來說,父親的奮斗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書。父親有喜歡看戲看電影的嗜好,沈寂從小就隨父親在上海各大戲院、影院跟進跟出。由于兒時受父親的影響,再加上后來長期在報刊界廝磨,沈寂知曉不少當時形形色色的人物。他深有感觸地說:“我對老上海的熟悉,就因為置身其境,親眼目睹,其人物故事本身就顯得十分生動。我如果沒有這些經歷,就寫不出老上海的各色人物,即使寫出也未必真實!

      沈寂因小說《鹽場》《紅森林》被香港電影公司買下版權,并聘他為編劇而涉足電影。1950年,獲上海軍管會同意后,他攜新婚妻子赴港履新。他在香港不到三年時間中,先后編寫了《狂風之夜》《白日夢》《蜜月》《一年之間》《中秋月》 等十余部電影劇本。《一年之間》獲中央文化部頒發優秀影片獎,《中秋月》 后來被香港影評人協會評為“中國十大名片”之一。他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因愛國行動,與劉瓊、舒適等八人被港英當局驅逐出港。八十年代,他編劇的《珊瑚島上死光》,是我國第一部科幻電影,榮獲優秀編劇獎。2009年,“上影”舉辦六十周年慶典,授予沈寂和秦怡、王丹鳳等“杰出電影藝術家”稱號。后在時任解放日報總編輯王維及老編輯阿章的關心、支持下,沈寂先后創作人物傳記小說 《一代影星阮玲玉》和《一代歌星周璇》,兩書在報上連載后影響甚大。后來出書初版首印都達十萬冊之多。前者使廣大讀者對阮玲玉的生死之謎有了真切的了解,對她的演藝成就有了更多贊許,更對她的不幸婚姻與人生悲劇給予深深的同情。而為了寫周璇,他先后采訪了周璇從少女時代就引為知己的劉琴,又采訪了周璇參加過的“明月歌舞劇社”創辦人黎錦暉。對于周璇的婚變,沈寂又查閱了當年許多報刊資料。這樣,沈寂筆下的周璇,更真實、客觀、公正,令讀者信服。

      時光轉到九十年代。一次,時任上海市長的汪道涵在會上談到英國人寫的《上!芬粫鴷r說:我們中國人為什么就不能寫老上海題材呢?!還專門請到會的沈寂發言,談談對老上海題材的看法。會后,解放日報領導還將他留下,進一步深入探討研究,希望沈寂能寫寫哈同這個人物。不久,以《大班》為題的長篇傳記在《解放日報》連載!洞蟀唷穼懟盍艘粋外國商人在舊上海神奇發跡的形象。

      在一部內部放映的香港片《反毒英雄黃金榮》中,販毒者反被美化為反毒人,事實被歪曲。沈寂決定寫一部真實反映黃金榮在舊上海生涯的小說。于是,沈寂一頭鉆進了《大亨》的寫作中。當時沈寂居住在金陵西路一間朝西的閣樓里。大熱天他伏在臨窗的小桌上寫作,赤膊上陣仍流汗不止,老伴不時地用毛巾浸冷水蓋在他的肩上,為他擦汗降溫。此書出版后好評如潮。一次沈寂在趕路,就聽得路人在津津有味地談論《大亨》,說什么情節寫得好,什么地方寫錯了等等,沈寂不恥下問,與他們交上朋友,還登門虛心聽取意見。后來連弄堂口傳呼電話間里的人也不叫他沈寂,有電話來,就亮著嗓子喊:“‘大亨’,電話來啦!”漫畫家華君武給他寫來熱情洋溢的信:“《大亨》引人入勝。我三十年代在上海讀書、做事,和一般未在上海的讀者感受不同。”

      同樣,他寫上海老電影人以及老藝人、老作家、老畫家等,亦是充分挖掘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以及作為好友與他們交往過的點滴細節。幾年前,《昨夜星辰》還只是一疊文稿,承他信任,我成了第一位讀者和編者,邊拜讀邊輸入電腦,遇到不明白處,就及時詢問請教,并為每一文配圖片。他天天為書名的確定而絞盡腦汁。一日,我請他在箋紙上抄錄一首唐詩,在我心目中,他是書法一流的作家。他說小時學過《靈飛經》,我說您有童子功哪!寫畢,他念著“昨夜星辰昨夜風……”眼睛瞬時放亮說:“書名有了,就用《昨夜星辰》!彼矚g這四個字了,說以后第二部寫人物的書稿也用這個書名,算作續集吧。

      斯人已逝,連載依然。只是他永遠看不到這部續集了。嗚呼!

      此外,沈寂還寫了大世界創始人黃楚九的傳記小說《大世界傳奇》等,寫作及主編了《老上海奇聞》《老上海南京路》《老上海電影明星》等十余部“老”字號的文集與大型畫冊。沈寂記得,解放前他寫的小說在刊物上發表,都有當時著名畫家江棟良、董天野、樂小英、米谷等配畫插圖,非常吸引讀者,F在能否恢復這個圖文并茂的優良傳統呢?他的想法與老搭檔戴敦邦先生一拍即合,兩人數度合作,堪稱珠聯璧合。他倆將《大亨》精心編繪成長篇連環畫,作為中國連環畫的代表作,參加比利時舉辦的首屆中國連環畫大展。他又相繼出版了《上海·1911攻打制造局》《上海電影》《話說電影》等專著。他認為海派文化是上海這座城市獨有的文化,亦是傳承中華優良文化不可缺少的珍貴資源。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