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從少兒童真樂園到家庭文化盛宴

    ——2016年央視“六一”晚會《快樂成長》觀后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6年06月06日10:03 來源:光明日報 石煒
    2016年央視六一晚會《快樂成長》劇照 資料圖片2016年央視六一晚會《快樂成長》劇照 資料圖片

      少年兒童是民族國家的未來。社會提供給他們的文化產品,代表著文化工作者對民族、對國家未來的態度與擔當。面向全國少年兒童的央視“六一”晚會,至今已走過了30年的征程。在30年里,它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或銳意進取、大膽創新,用電視藝術為童真插上放飛的翅膀,或緊密圍繞時代主題,將家國夢、復興夢的時代精神融會貫通到孩子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中,已成為幾乎家家必看的“少兒春晚”。今年的“六一”晚會《快樂成長》同樣精彩。作為央視送給全國少年兒童的節日大禮,晚會在營造歡樂氛圍的同時精雕細琢,完美地將國際元素、歷史命題、時代旋律與節日狂歡融為一體,打造了一臺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穿越古今、意味綿長的電視文化盛宴。

      文似看山不喜平,辦給孩子的晚會更是如此。今年的“六一”晚會,從開場歌舞開始,就因五彩繽紛的花海、恢宏壯麗的山川等不斷變化的舞臺布景,引發小觀眾們的陣陣贊嘆。精彩的舞美,高科技的聲光電技術包裝,加上央視專業團隊的種種奇思妙想,為晚會的成功先聲奪人定了音。全國少年兒童的盛大狂歡自然少不了讓孩子們驚呼雀躍的時尚元素,60多個國內外經典卡通人偶的場內外互動,動畫大片《瘋狂動物城》兔子朱迪、狐貍尼克的精彩表演,當紅偶像組合TFBOYS的勁歌熱舞,使晚會熱點不斷、高潮迭起。從節目內容形式的設計、到頒獎環節的布局,整臺晚會凸顯了主創人員對“精彩”二字的孜孜以求,正是這份“為人性僻耽佳句”的匠心,才使晚會驚喜不斷,抓住了觀眾的眼,征服了孩子的心。

      如果說視覺奇效的打造是文藝晚會先聲奪人的法寶,那能否在有限的時間里于方寸舞臺上用一個個節目來展現絢麗多姿的世界,與往年的晚會既在立意上遙相呼應、創意上又迥然不同,則是對主創人員功力的全方位考驗。今年“六一”晚會的主創團隊用慧心獨具的創意與編排,為這場“大考”交了份高分答卷。除了主會場,今年的“六一”晚會設置多個外景地,無論是山東萊州中華武校兩千名武術少年虎虎生風的《威武少年》,還是廣州、珠海長隆野生動物園里令人拍案叫絕的“海陸空動物PARTY”,抑或是多國明星精妙絕倫的馬術雜技表演,這些室內舞臺無法鋪陳開的大型節目都通過外景地的設置得以完美呈現。晚會在多媒體的使用上也很動了番腦筋,“搖電視”雙屏互動抽獎活動、“為我喜愛的‘六一’晚會節目點贊”“愛陪伴·笑臉”等互動項目精彩紛呈,連時下最火爆的VR全景漫游也融匯到了晚會的前后期中。高科技的介入,不僅使整臺晚會張弛有度、童趣盎然,還打破了傳統晚會現場與電視機間的畛域藩籬,大大拓展了晚會的互動性和參與感。

      衡量一臺晚會成功與否的標志,除了內容和形式,最重要也最難做的就是它內在神韻的把握與升華。少年兒童的文化盛宴,不但體現著社會各界對他們的關愛,還要承載文明與傳統、歷史與現實對這些未來國家主人的期待與希望。稍不留意,就會落入貧乏說教的窠臼,或因思想性、藝術性的貧瘠而淪為單純傻玩的平庸作品。今年“六一”晚會在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結合、時代特色與收視需求的契合上找到了平衡點。除了央視的品牌活動“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外,晚會還精心創作了一大批寓教于樂的節目,從教導青少年如何做人做事、如何立志成才等角度出發,將團結協作、拾金不昧、尊師重教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表演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孩子們。

      今年,我們將迎來建黨95周年、長征勝利80周年這些重要歷史事件的紀念日。“六一”晚會將新中國成立以來膾炙人口的兒歌童謠進行現代化的包裝,重新搬上了舞臺。在《映山紅》《王二小》等不同時代經典兒歌的悠揚樂聲中,中華民族求解放、爭自由的坎坷歷程歷歷在目。這些經過重新包裝的經典歌曲,不僅孩子們朗朗上口,就連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都不陌生。一位觀眾反映,當他們一家聽到那些耳熟能詳的動聽旋律時,不僅孩子跟著載歌載舞,就連他們兩口子和孩子的爺爺奶奶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小合唱”中。祖孫三代,同一個旋律同一首歌,央視“六一”晚會在這一刻的傳播效果上早已突破了未成年人的收視群體,變成了所有中國人的童年紀念。從這個意義上講,今年的央視“六一”晚會已超越了少兒晚會的范疇,成了孩子接受傳統文化熏陶、感受國際文化魅力、拓展想象空間的童真樂園,成了全社會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家庭文化盛宴,更成了向下一代弘揚傳統美德、傳遞中國夢的特殊陣地。它向世人展示了當代中國社會對孩子們未來的無限期望——未來,品格高尚、志向高遠、勇于創新的他們,將在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的偉大道路上,更行、更遠、更健!

      (作者為中央電視臺中國電視報社主任編輯)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