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央視元宵晚會:我變了 我沒變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6年02月26日10:49 來源:中國藝術報 周思明

      元宵節是春節后第一個重要節日。今年央視元宵晚會的總導演也是呂逸濤,郎昆等名導任幕后指揮。主會場的主持人依次是朱軍、董卿、周濤、撒貝寧、尼格買提和李思思,四個分會場主持人亦如今年央視春晚。晚會共21個節目,仍以歌曲為主,達到12個(含開場歌舞) ,分會場短片4個,小品、相聲、魔術、啞劇、雜技各1個。綜觀今年央視元宵晚會,具有以下可圈可點之處。

      首先,與去年央視元宵晚會相比,今年的元宵晚會無論形式還是內容,都有新的變化。作為央視春晚的“姊妹晚會” ,央視元宵晚會多年來皆為錄播,今年則首度改為直播。元宵節晚會歷年都是“春晚遺珠大集合” ,經導演組“再加工”展現出了全新特色。這樣安排其實也是為了報答演員們對于央視春晚的默默奉獻。今年元宵晚會上,歌曲《叮咯嚨咚嗆》 、小品《康莊趣事兒》 、啞劇《影院故事》三大“春晚遺珠”悉數亮相。語言類節目,李寅飛、葉蓬、董建春、李丁表演的相聲,熱鬧好玩;此前于謙主演的小品《康莊趣事兒》 ,改由小品演員邵峰頂替,邵峰、尚大慶、張小霏、馮兵等人組合表演的這個小品,樸素而幽默。甄澤權獻演的魔術節目,不亞于往年央視春晚的劉謙,神奇得不可思議。葉逢春和馬朋表演的啞劇《影院故事》 ,此前在綜藝節目《笑傲江湖》中就已經表演過,為了參加央視元宵晚會,他們在節目中加入魔術成分,使節目更具看點。新加坡著名歌手陳潔儀首次登上央視元宵晚會的舞臺,帶來了歌曲《天冷就回來》 ,她希望通過這首歌能溫暖觀眾的心。她的深情演繹,唱出了普天之下游子的心聲。從央視《星光大道》起飛的顏值組合玖月奇跡演唱的新歌,悅耳賞心。郁可唯、劉雨欣等人表演的歌曲《叮咯嚨咚嗆》則融入戲曲元素,別有意趣。葉一茜與余少群身著傳統戲服,穿插獻唱戲曲《十八相送》 ,也讓人眼前一亮。

      其次,各類明星反串表演成為今年央視元宵晚會的一大特色。雄霸央視春晚舞臺多年的小品演員蔡明、孫濤,這次不演小品改唱歌曲。蔡明演唱的歌曲《我變了我沒變》 ,借由歌曲回顧“春晚30年”的精彩瞬間。孫濤與歌手許嵩合唱歌曲《書香年華》 ,顯示出了濃濃的中國風。這首歌是許嵩全新創作的歌曲,依舊走中國風路線。許嵩雖是第一次登上央視元宵節晚會舞臺,但他的歌很多觀眾并不陌生。小品演員孫濤在這個舞臺上唱歌、表演已經不是第一次,但為了唱好這首歌,在后臺做足了功課。他的老搭檔邵峰還為他支招,要求他在副歌部分用假聲,孫濤一句“我沒有假聲,一喊就上去了! ”逗笑現場很多人。今年央視元宵晚會上最大的反串表演當數董卿。在以往的央視春晚上,董卿都是魔術師的“托兒” ,今年元宵晚會她變身魔術師表演《紙牌的秘密》 ,用一副撲克牌變出“春晚30年”的精彩瞬間,連猴年春晚撒貝寧當托兒的畫面都有。董卿還現場調侃小撒:“當托兒你比我合適。 ”當董卿將一副普通撲克牌變成春晚畫面時,小撒也不由得發出贊嘆。

      雖然今年央視元宵晚會不乏看點,但實事求是地說,也留下了不必諱言的遺憾,最主要的是雷同。所謂雷同,主要是指今年央視元宵晚會雖然與去年有所不同(主要是分會場、節目內容、演職人員等) ,但與今年央視春晚在模式、內容、創意等方面如出一轍,用網友的話說,“還是一樣的配方,還是一樣的味道” ,給觀眾的印象是“完全搪塞的態度” 。與春晚相比,今年央視元宵晚會明顯地匱乏新意,可謂是春晚的縮水版。究其原因,是主辦方重視不夠,統籌考慮不足。也許主辦方認為,精彩紛呈的春晚剛剛落幕,已經滿足了觀眾的娛樂需求,接踵而至的元宵晚會馬虎一點、隨便一點沒有關系。這就暴露出主創者缺乏創新性的全盤考慮、統籌設計。歸結起來,今年央視元宵晚會,可用演員蔡明的那首歌來形容:我變了我沒變。所謂“變了” ,是與去年央視元宵晚會相比較而言;所謂“沒變” ,是與今年央視春晚的模式相比較而言。

      客觀而論,央視作為全國唯一的權威大臺,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節目資源,應該也可以將一年一度的春晚、元宵晚會作為一個系統連鎖工程加以打造。比如兩臺晚會可以有不同的側重面,按此原則合理配置豐富多樣的節目資源,讓春晚與元宵晚會凸顯出彼此不同、各有特色的演藝格局。央視春晚可以側重營造和諧氛圍,表現民族團結、張揚向上向善和理想主義精神等等;而央視元宵晚會在晚會節目比重上,可以適當地多上一些廣受觀眾歡迎且直面現實的語言類節目,像當年《領導冒號》 《宇宙牌香煙》 《如此照相》 《虎口脫險》 《武松打虎》《如此包裝》 《三鞭子》 《警察與小偷》那樣的反腐倡廉、抨擊不正之風的諷刺性、批判性的小品、相聲等,并輔以傳統和現代、主流與民間相結合的傳統戲曲、現代戲曲、紅色經典歌曲和時尚流行歌曲以及民間草臺的特色節目等,使元宵晚會顯得更加接地氣、聚人氣,使得春晚與元宵晚會呈現一種“遠近高低各不同”“濃妝淡抹總相宜”的美學站位,讓觀眾看了以后能夠產生“各美其美”的感受。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