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帶著爸媽去旅行》:秀百善之“孝”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6年02月22日10:00 來源:光明日報 冷凇 王曼秋

      革故鼎新艱難,跟風復制容易。商業領域如此,文創行業尤甚。2014年底,江西衛視在題材方面取得突破,運作了主打明星家庭關系的旅行戶外真人秀《帶著爸媽去旅行》,其以明星為焦點展示家庭關系的創新思路獲得業界好評。此后一年多以來,眾多平臺推出類似題材節目——江蘇衛視《女婿上門了》、湖南衛視《旋風孝子》,還有江西衛視的《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二季。

      在首季節目中,《帶著爸媽去旅行》共有六組明星家庭出現。這六組家庭以成員中明星角色的家庭身份分類,可分為兩種:一類是家庭明星是父母的,代表是孫海英、呂麗萍及兒子張博宇一家,以及宋佳與女兒張楚楚一家,即“明星+星二代”家庭;另外一類則是家庭明星是孩子的,蔡琳、高梓淇、孫浩、陳翔、武藝幾位明星與他們的家人,即“明星+素人父母”家庭。而在第二季節目中,節目團隊在選角上做了新的考量。不再出現“明星+星二代”家庭這一類別,節目成員全部是“明星+素人父母”結構的家庭。柳巖、孫堅、謝依霖、楊志剛,所有的成員選取都遵循這一原則。

      在中國,調解、勸慰發生矛盾的夫妻時,人們最常說的一句話是,“為了孩子,忍忍吧……”一句最簡單的話,其實包含的是中國式家庭倫理。中國式家庭的核心是孩子,這種文化觀念下構建的中國家庭,在內部的關系互動上,孩子是焦點、矛盾、故事發生最密集的地方,也是最被關注的一環——孩子身上的戲份永遠是最多的,這也是明星親子真人秀在中國大行其道的原因。《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二季很好地梳理了上一季節目的經驗,在新的角色選取及人物關系構建上,做了合理的調整,把節目的焦點放在明星孩子及其與家庭成員的互動上,讓節目看點真正遵循“帶著爸媽”而非“跟著爸媽”去旅行,大幅度提升了節目的可看性。

      在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文化傳承中,“孝道”這個詞,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時至今日,“父母在,不遠游”已然失去了依存的根本,更多家庭的情況是子女成年后就獨立生活。那些“遠游”游子一年能陪伴父母的時間,掐著指頭便能數得過來。由此,《帶著爸媽去旅行》這樣的節目就有了堅實的功能價值,而江西衛視“情暖中國”的平臺定位,也通過節目對于深沉的人倫情感的演繹傳遞出來。這種綜藝節目對于“孝道”題材的類型破冰,為電視行業承擔社會責任開拓了新的方式。

      家庭關系是大主題,而更難的是把概念融化到實操細節當中。在第二季的首播節目中,節目組對于環節的設計功力顯然再上新臺階。“1分鐘限時電話”囑托父母打包行李任務,體現不同家庭兩代人的溝通方式;“協作推箱子、集體搶箱子”任務將傳統的“沙壺球”“搶椅子”等兒時大眾游戲巧妙進行了與旅行相結合的嫁接改造;“創意家庭照”任務體現家庭成員間的協作方式及彼此之間情感的傳達方式;“愛的重量背媽媽”任務,是對未來家庭生活的預設,是對親子關系的照顧邏輯發生逆轉時的展望……節目通過這樣的設計、影響與觸動,使每一位觀眾在笑聲中審視自身的家庭生活,自己與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相處模式,尋找“孝道”的真諦。

      江西衛視第二季的《帶著爸媽去旅行》才剛拉開帷幕,更多精彩內容還有待發掘。不論怎樣,節目應始終抓住孝道文化這一核心,展現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百善之“孝”。

      (冷凇、王曼秋,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