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好聲音”的荷蘭東家何以獅子大開口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6年02月03日10:24 來源:中國藝術報 小作

      《中國好聲音》第五季海選之際,卻陷入版權糾紛。模式方荷蘭Talpa公司發聲明稱已取消授權,并在香港對《中國好聲音》的制作方燦星提起訴訟, 2016年1月8日已經終止被告一切有關《中國好聲音》的合約權,此外亦沒有就下一季節目與被告續約,因此,被告再沒有權利制作《中國好聲音》或取得《中國好聲音》的播放權。燦星的母公司星空傳媒也已啟動針對Talpa的國際訴訟,擬在荷蘭、英國和美國同步提起訴訟,狀告Talpa單方面毀約行為。

      雙方為何在合作了四年之后,突然談崩?錢沒談攏是主要原因。版權費從第一季的200萬,到第二季的6000萬,再到第五季令燦星無法接受的一個億,已經遠遠高于國際通行慣例的版權費占制作經費的5 %。而Talpa則稱公司打算要在中國選擇長期的合作伙伴,共同開發Talpa手中的百余項模式節目,在這一點上,燦星無法接受,這才選擇不與燦星續約,并聲稱《中國好聲音》仍以6000萬授權給唐德。

      如果不是這次的版權糾紛,外界是無法獲知燦星與Talpa關于“好聲音”的版權費,更不會知道,第一季的版權費是200萬,到第二季就漲了30倍。對于國際版權方的獅子大開口,中國引進公司并沒有做好充分準備。記得幾年前,筆者采訪一位業內人士,就提出過這樣的問題:國內引進模式如火如荼,版權費會不會水漲船高?當時,得到回答是,版權還是挺合理的,幾十萬到一二百萬不等。沒想到, Talpa看到《中國好聲音》第一季火爆之后,立即露出了貪婪的面孔。

      為什么Talpa能在中國獅子大開口?“好聲音”是只會下金蛋的雞,把這只雞抱來,比自己養只雞要快得多,在利潤足夠大的情況下,即使Talpa索要6000萬,燦星經過計算后,仍然覺得值,才會與Talpa續約。然而,別人家的母雞畢竟是別人家的,自己家沒有會下金蛋的母雞就會受制于人。連續幾年都只是制作引進版權的節目,缺乏核心研發能力,沒有開發出自己的拳頭產品,這就是燦星說話不能硬氣的原因。模式費從十萬元、百萬元的數量級一下躍到千萬元數量級的不止“好聲音”的東家荷蘭Talpa一家,“拿來”之后,如何出產自己的模式節目仍是中國電視產業中的難題。

      另外,燦星目前表示,《中國好聲音》是屬于燦星與它的合作方浙江衛視的,這個節目不排除未來使用自主研發出新模式的可能。這也是業界猜測唐德與Talpa簽約意向書是為了炒作股價的原因。如果浙江衛視力挺燦星,而其他衛視又無意接手唐德版的“好聲音” ,那么唐德就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燦星指責Talpa曾多次游說國內其他影視公司,希望看到數個公司搶購《The voice》 ,最后價高者得。直到今年,才花落唐德。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之前新聞提到的中國的制筆業,只要有企業推出一個新款,就會有別的企業開發出同樣的筆,一款新筆的利潤就會迅速地由1塊降到8毛、 4毛。行業缺乏公約,惡性競爭傷害的是整個行業,在綜藝節目上也是如此。推崇價高者得,最后,很可能綜藝節目的投資熱潮會隨著利潤率的降低而逐漸退去。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