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電視劇《青島往事》:寫百年青島 塑真情人物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12月09日08:50 來源:中國作家網 葉 帆

      看完《青島往事》這部劇很振奮,它既有健康向上的主旋律精神,又有商業片起伏跌宕的情節架構,真實地再現了青島開埠時期社會面貌,講述了第一代青島移民艱苦卓絕的創業之路。

      該劇最成功之處是塑造了王滿倉這個人物。一個在外人看來近乎呆傻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和青島特殊環境的造就,成為一個既有愛國情懷又有商戰韜略的實業家,他的道路和成長過程,是那個年代青島人的縮影。

      王滿倉是一個中國式“阿甘”的人物,他既代表了動蕩時期的中國普通勞動人民特別是青島“漂一代”,也重現了小人物創造大輝煌的傳奇經歷。滿倉與 阿甘確實有許多相似之處,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先天條件差。阿甘從小被人笑話是傻瓜,學校也不肯收他;而滿倉3歲還不會說話,十幾歲了連事情也記不住,到處遭 遇嫌棄和欺負。但他肯學習、能吃苦,學德語、學算盤、學染布、學射擊……從不避諱自己的“笨”與“傻”;也不計較一時得失,簡單而純粹地向著自己認為值得 的目標踏實邁進。阿甘為了實現戰友的夢想,可以義無反顧地出海捕蝦;滿倉能把多年的積蓄資助他人,為救吳司令能不顧個人安危,為支持青島獨立能帶頭罷 市……也許正是這種不計較、不放棄,他們才能拋卻雜念,認真做事,做一行,成一行。因為王滿倉木訥遲鈍,養母給他設計的人生哲學讓他得以成功。 “別人坐著,你要站著;別人站著,你要走著;別人走著,你要跑著。”這個生活哲學,最后成了王滿倉的性格標簽,也是他處世為人的行為準則,因此,人物也更 豐滿起來。

      其次,王滿倉、陳天佑、夏德發三個人物之間的關系(稱鐵三角或三駕馬車)很好地支撐了全劇的總體脈絡。陳天佑和王滿倉是一奶同胞,卻身世不同, 性格迥異。他跟王滿倉的差異,造就了很大的戲劇空間和矛盾沖突。王滿倉是個悶葫蘆,陳天佑則是個鬼精靈;王滿倉納言慎行,陳天佑則言語無忌行為果敢;王滿 倉報恩是春雨無聲,陳天佑復仇則是大張旗鼓。最終,他對夏德發的仇恨和報復,在民族大義面前戛然而止,人物高大了,站立的穩當了,形象也結實了。

      夏德發是個復雜的人物,他身上有早期青島人的特征,“只知有家,不知有國”。他是一個復雜的混合體,一直被矛盾糾結著。他不喜歡日本人,卻又不 得不和日本人做買賣;他很重視兄弟間的情誼,卻無時無刻不遭受著金錢利益的誘惑;他游走在危險的懸崖,但是兄弟情義(民族正義)又使他棄惡回歸。

      幾個配角的塑造頗具特色,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姜傻子是該劇最可愛、最正直的人物,他游走于江湖,卻沒有江湖人物的圓滑和詭詐。他生活困頓拮據, 卻永遠把人間情誼放在首位,從不為金錢出賣良心。他愛著自己的兩個女兒,卻從不姑息女兒們的不良行徑。他干活干脆磊落,做事堂堂正正,威武不能屈,富貴不 能淫,是一位讓人敬仰的老人。

      溥興是個悲劇人物,這個人物最值得稱道的是:他假冒了王爺,至死沒變,即使騙局被揭穿以后,他仍然以復辟派自詡,心許大清,對民國及共和嗤之以 鼻,政治上很可笑;但他又潔身自好,不屈尊邪惡勢力,不追隨富貴利誘,騙人但不害人,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有原則。溥興之死很遺憾,他以行騙高調出場,性格 脈絡十分清晰,他的故事把握拿捏得都很到位,但死的太窩囊、太不值,有些草草收場的感覺。能感動人的,不光是大人物的死,小人物之死也能震人魂魄,如果溥 興死在自己的信仰上或死在民族大義上,使他“活的卑微,死的轟烈”,會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