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一年級大學季》:探索藝術生培養新方式(傅斯鴻)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11月23日08:27 來源:光明日報 傅斯鴻

      由湖南衛視聯合上海戲劇學院創制的大型原創真人秀節目《一年級大學季》開播以來,不僅獲得各大衛視同時段排名第一的收視率,而且也引發教育界關于旁聽生和藝術培訓方式革新等諸多話題。

      旁聽生,作為大學校園里的一個特殊群體,在大學校園里從來都是被邊緣化的對象。以北京大學為例,據不完全統計,北大校本部的學生不過四五萬人,但沒有正式入學而住在附近旁聽課程者,大約有八萬人。而這樣一個龐大的求學群體卻常常被人們所忽視。

      教育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首先表現在它的考核體系。古今中外,人們受到的教育都是隨考核而逐級提升,從而為人才的培養限定出一道道鴻溝。無論是中國古代的科舉,還是現在的高考,那種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人才考核機制,正是這樣的體現。這便使得很多特殊人才由于無緣這樣的考試而與大學失之交臂。也才在大學出現之后,有了這樣一種不計學歷,只為求知的旁聽生現象。

      而在《一年級大學季》里,我們看到了一種與此前的旁聽生有所不同的模式。在上海戲劇學院里,一項教育改革的政策,使一群來自全國各地懷揣著藝術夢的青年,在沒有參加藝術類高考的情況下,有了到這里旁聽的機會。而且,他們與正式生們共同組成了實驗班,由一線明星親自執教,用非傳統的方式探索藝術生培養的新可能。

      每年的藝術類高考都會成為全國性的新聞熱點,成千上萬懷著藝術夢想的學子擠滿了各大藝術院校,只為爭取有限的名額。當然,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藝術畢竟是少數人從事的事業,在這種情況下,傳統高考錄取方式如果再出現篩選失敗,讓有天分的學生失去學習的機會,會讓他們更難脫穎而出。

      在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里,那種傳統戲班里的師傳徒的教育方式,相信會讓觀眾為之震驚。然而,在今天的大學校園里,那種捶打式的教育方式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之間那亦師亦友的交流方式。即便如此,這些有著自我意識、個性張揚的學生,也會不時地給老師出難題。這一方面需要老師們拿出過硬的本領讓學生折服;另一方面,也需要老師們在管束與自由之間把握適度的平衡。

      在藝術的光環背后,本就需要時間的錘煉與心靈的打磨,在一輪一輪甄別的同時,我們也在節目中看到了這些旁聽生的堅持與執著,以及深厚的友情與甜蜜的愛情。作為第一個將視角放到旁聽生身上的節目,《一年級大學季》也在探索一種新的教育模式,讓年限教育的局限有可能被突破,也讓藝術教育的門檻得以放寬。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