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挑戰》收視率連創新高,折射出電視綜藝節目的火爆現狀
綜藝真人秀,要秀更要真
在全開放的錄制環境中,6位明星嘉賓要完成設定的各種“奇葩”任務。
一檔看上去很簡單的綜藝節目,收視率卻連創新高。據統計,這檔由東方衛視新推出的真人秀《極限挑戰》,首期收視率就破1,搶占了周日全國綜藝節目市場份額榜首;7月5日的收視達到2.23,助推東方衛視當天黃金時段收視登頂;7月12日最新一期節目的34城收視數據2.51,排名第一。
而這,只是真人秀火爆熒屏的又一例證。近年來,包括《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在內的綜藝真人秀成績不俗的同時,也將中國電視制作推向一個新的階段。
今年的明星真人秀節目多達數十檔,成為各大衛視比拼的焦點
對電視綜藝來說,現在是好時候嗎?
答案是肯定的。從跳水到賽車,從帶孩子旅行到組隊做任務……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明星真人秀節目多達數十檔。這不禁讓人想起“超女”時代涌現的多檔選秀類節目、“好聲音”火爆后緊隨其后的多檔歌唱類節目。把明星扔到戶外,為老百姓打造劇場,真人秀正成為當下熒屏的熱點,也成為各大衛視比拼的焦點。
客觀來看,真人秀的升溫有其道理。真人秀兼具紀實性、戲劇性、游戲性等特質,在電視臺制作經驗日益豐富的背景下,能很好滿足觀眾的需求,因而逐步成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在成熟的電視市場,比如歐美,新聞訪談脫口秀、選秀、戶外真人秀這三大類節目,基本上占據了晚間娛樂節目的所有黃金時段,在相當長時間內共同競爭發展,而且不斷有新的好節目誕生。
“電視臺拉動收視的三駕馬車是新聞、綜藝、電視劇。新聞很難做到獨家,電視劇一般由公司制作、多家電視臺一起播,只有綜藝能夠成為電視臺獨家突擊的點。”東方衛視中心市場推廣部副總監周捷分析,“因為大投入大制作的特點,綜藝真人秀也是目前電視臺能夠跟互聯網視頻網站拉開差距的板塊!
然而,百舸爭流,一線衛視的綜藝戰正陷入紅海。由于一擁而上,節目的創作手法和結構愈發趨同;明星們扎堆完成各種角色扮演,甚至出現了明星荒;由于瘋狂爭購國外模式,模式價格飆升數十倍,即使稱不上模式的也能高價出售節目“名字”……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更大的問題在于,許多節目的投入產出比其實并不高。
真人秀的“秀”被過度放大,而忽視了“真”,即真實情感流露
怎樣分辨一檔真人秀的高下?
“現在市場上,有的真人秀能感受社會的呼吸并隨之作出反應,貼近生活;有的則是夸張地‘作秀’。‘秀’和‘作秀’是兩個根本不同的概念。隨著觀眾眼光不斷提高,這兩者會越來越好分辨!薄稑O限挑戰》總導演任靜說。
在周捷看來,生活中真實的人、事、物,就不失為一檔精彩、有價值的真人秀!澳壳笆袌霭颜嫒诵愕摹恪址诺锰罅。其實在海外,真人秀是很真性情的節目。既要有‘秀’,即在人造情境下實現戲劇的虛構性和游戲的趣味性,更要有‘真’,即真實的情感流露!
《極限挑戰》具有這樣的生活質感。黃磊、孫紅雷等6位嘉賓被放入全開放的錄制環境中,節目組只設定任務的開始,對于任務過程包括與社會人群的接觸,節目組都不會加以限制。在紀實中追求趣味,不少在鏡頭中“亂入”的普通人,成為節目的小亮點。有人形容這像是一檔由眾多市民一起“眾籌”出來的節目。
“錄之前導演什么都不告訴我們,只會告訴我們去哪個城市!秉S磊說,“節目里沒有架構劇情,我們只是生活中自然發生的劇情的搬運工。”他透露,當初選擇加入,就是因為這是一個真正融入到戶外、到人群中的節目。
任靜介紹,“我們最大程度為觀眾還原真實生活場景,比如把6位藝人投放到陸家嘴中心綠地、南京路步行街、地鐵車廂等環境中,觀眾看到的絕非僅僅是一檔明星真人秀,還是擁有社會‘眾生相’的劇情綜藝!彪m然沒有炒作、刻意設計,但連續反轉的劇情仍讓觀眾“欲罷不能”!拔覀冎粡娬{任務和規則,藝人們豐富的社會經驗和閱歷讓節目的進程延展出了無限可能。這其實就是劇情綜藝的魅力,永遠不知道下一秒鐘會發生什么。”任靜說。
“好節目是能夠立足社會背景、直擊社會心態、關注社會現象的,這樣的節目才有生命力、現實性,才有繼續創作的可能和價值。”中國傳媒大學網絡視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夏陳安認為。
綜藝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但都應該是“夾心糖”,節目有“心”才好看
“我們經歷了電視選秀的風潮,現在正在經歷戶外真人秀的風潮。從某種角度來看,這體現了變革中的中國電視市場逐漸發展的過程。當風潮褪去后,真正強悍的節目會存活下來!比戊o說,“我們能做的,是盡量在這一波風潮中做好自己的節目,堅持不做那些脫離生活本真的東西,能夠讓看門道的人看到一點‘文以載道’!
上海廣播電視臺東方衛視中心總監、總經理李勇觀察到,如今,有些綜藝節目信奉“無益無害論”,不見得有教益,反正沒有害,只圖一時爆笑。對此,他十分不認同,“綜藝娛樂節目必須承載價值觀。老百姓消費文化產品,真正消費的是價值觀認同,想看到的是生活中的那面鏡子,即所謂看別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淚的代入感。如果綜藝娛樂節目本身不含價值觀或者有錯誤的價值觀,那是害人害己,市場上也走不遠!
有業內人士分析,綜藝節目在模式、人選等技術層面可以各自探索,高下優劣交由市場來評判,但在人性等價值觀的層面,應有所堅持。“好的節目,應該能夠直擊人心、人性,具有人文色彩。這樣的綜藝節目,特別能打動人。”夏陳安說。
很多觀眾在網上留言:看了節目后,開始思考自己該如何對待時間、如何對待金錢、如何對待友情,也看到了各行各業的不容易,再一次堅信信任比欺騙更有力……“看起來是一個個游戲和故事情節,實際上背后講的是一個個道理。糖要夠甜才好吃,但一定得是‘夾心糖’,沒有心的‘甜’沒有意義,做節目也要有‘心’才好看!崩钣抡f。
“任何一檔綜藝節目能夠成為現象級,一定是因為切中了生活的脈搏,能夠展現社會的橫截面和普遍的價值觀追求!比戊o說,“比如《中國好聲音》,草根逆襲是很多人心中的渴望;比如《奔跑吧兄弟》,讓人們感受到心無旁騖像孩子一樣玩耍的放松方式。任何成功的節目里面都是有人性的!痹诶钣驴磥恚稑O限挑戰》的核心價值觀,就是挑戰自我、超越自我,“我們在內容設置時把明星放在心理、生理都壓力很大的環境中,表現一群人面臨壓力時的突擊和逆襲。這也是當今社會各行各業面對壓力與挑戰時需要的精神!
“我們一直堅信,有價值觀的收視率,才是有價值的收視率。我們要求團隊真誠地去進行創作、創新,把真正能觸動人內心的情懷和深刻的價值觀,通過節目呈現出來。”上海廣播電視臺臺長王建軍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