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海棠依舊》另辟蹊徑,對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創作,特別是領袖人物形象塑造進行了新的藝術探索,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該劇從新中國成立前夕國共和平談判寫起,通過對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系列重大事件藝術化、審美化的敘事,凸顯了開國總理周恩來無與倫比的政治智慧、超強的人格魅力以及作為普通人乃至所有人的“偉大的朋友”的方方面面。劇作一方面遵循了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作“大事不虛”的基本歷史原則,對新中國成立以來重大的歷史事件及其人物作了散點式的透視,讓觀眾深切地看到了新中國風云變幻、艱苦創業、百折不撓的進程。另一方面,則按照“小事不拘”的審美原則,把更多的鏡頭聚焦并且對準了歷史進程中的人物關系:除了與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朱德、陳毅等之外,與鄧穎超的相濡以沫、與弟弟周同宇一家的關系、與養女孫維世的關系等等,不僅從一個獨特的層面、側面展現出了歷史風情、歷史畫卷,而且更能讓觀眾從周恩來的平凡中見出偉大和崇高。不同以往的重大題材人物傳記電視劇,該劇為當代觀眾打開了一扇通向偉人豐富情感世界的大門,奉獻出了一部穿透歷史、超越現實的心靈詩篇、感情詩篇。《海棠依舊》在深入周恩來內心世界及其豐富情感的過程中,尊重人物性格和生活本身的辯證法,捕捉到了周恩來的大愛情懷、大愛境界,并給予了審美化的藝術呈現,極大地拓展了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創作的各種藝術風格和可能性。可以說,《海棠依舊》對周恩來藝術形象塑造的創新和突破,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領袖人物形象塑造的審美空間,開創了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創作的新境界。
事實上,對于人物傳記電視劇、尤其是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歷史人物本身所經歷的各種人和事,而是感情和精神經歷所蘊藏的一種豐富的人文內涵。藝術創作就是要找到這種感情和精神的支點,透過歷史人物所經歷的各種人和事所體現出豐富的人性內涵和人文內涵,通過個性化的東西與觀眾情感有效對接并且形成心靈的感染力。該劇不僅在人物塑造上另辟蹊徑,而且也找到了一種散文化透視的藝術方法,并且呈現出了富有魅力和感染力的詩意化藝術風格。陳力導演采取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美學原則和方法,該放棄的就大膽舍棄,該渲染的就盡情鋪陳,信手拈來,應用自如,各種神來之筆應接不暇。全劇從攝影造型、美術造型、環境設置、音樂音響等各個方面都呈現出了一種“有意味的形式”,有效實現了詩意化的美學原則和風格,一句句樸實的話語、一個個生動的細節都成為了“傳達創作者意念的手段”。
眾所周知,對于人物傳記電視劇而言,主要演員選擇是否到位和準確,是電視劇成功的一半甚至更多。由于再現的是歷史人物,對演員的要求首先必須要有一定程度上的形似。但身體外形上的形似只是必要的前提條件,還不是決定性的力量。決定性的力量是精神氣質上的無縫對接以達到藝術創造、藝術呈現上的神似。這包括演員表演的功力,即通過對人物深刻、細致的理解,能出神入化、入木三分地演繹出所扮演人物豐富、復雜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主演孫維民克服了自己身體外形上的不足,通過各種途徑、手段和方法了解、熟悉歷史中的周恩來,做足了各種功課,把作為演員的個人素質、藝術張力努力與人物角色融為一體,實現了形神兼備,成功地在熒屏上塑造了周恩來的藝術形象。
《海棠依舊》這種散文化透視、詩意化風格的藝術處理、藝術探索是有相當大的藝術風險的。因為電視劇最擅長的是講故事,最重要的就是講好故事。如果不能把觀眾有效地帶入到電視劇的敘事情境中,觀眾就有可能“走神”,編導精心的藝術追求和訴求有可能得不到實現。事實上,陳力導演藝術上大膽探索和創新的背后是藝術上的精益求精。筆者曾經到電視劇《海棠依舊》的拍攝現場探班,發現陳力導演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拍攝電影的方法和手段拍攝電視劇,使得《海棠依舊》的鏡頭語言的運用具有了某種電影化的品質、品格及其藝術魅力。可以說,這種藝術創作態度特別是藝術上的精益求精還是屬于鳳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