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國長篇報告文學《一顆子彈與一部紅色經典》:
展現波瀾壯闊的紅色歷史畫卷
山東軍旅作家高建國的長篇報告文學《一顆子彈與一部紅色經典》首發于2015年第12期《人民文學》,同年12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引起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5月29日,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學》雜志社、山東省作協、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宣傳局文化處在京聯合舉辦該書研討會。中國作協副主席何建明,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作家出版社社長吳義勤,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宣傳局副局長姜秀生,《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山東省作協副主席苗長水及10余位專家學者與會研討。研討會由作家出版社總編輯黃賓堂主持。
軍事學博士高建國是上世紀80年代“濟南軍區作家群”的一員。《一顆子彈與一部紅色經典》反映了抗日戰爭相持階段,以新四軍老6團為骨干的“江南抗日義勇軍”挺進蘇南東路地區河湖港汊水鄉打擊敵人,開辟以陽澄湖為中心的蘇常太和澄錫虞抗日民主根據地的艱難曲折過程,全景式展現了“江抗”主力奉命西撤北上后,以劉飛、夏光為代表的傷病員不屈斗爭,終使蘆蕩火種再度燎原的波瀾壯闊的紅色歷史畫卷。
與會者認為,該作品以嵌入新四軍指揮員劉飛胸部的“一顆子彈”為切入點,以紀實手法講述陽澄湖36個傷病員的事跡,以及由此引發的紅色經典《蘆蕩火種》《沙家浜》的創演過程,將宏大敘事與細微透視相結合,從獨特視角揭示了“江抗”苦難而輝煌的奮進歷程,是一部全面系統、深刻生動反映“江抗”歷史和功績的報告文學作品。作品生動描述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民族危急關頭洞察歷史風云、領導抗日軍民創造性開展敵后游擊戰爭的歷史進程,通過對“江抗”兩度興起傳奇經歷的講述,勾勒了新四軍英勇曲折的發展歷程,在深度開掘中披露了不少鮮為人知的史實,讀來發人深省,實現了思想性和藝術性、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的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