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專家縱論全媒體時代的文藝與批評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10月12日06:56 王 覓

      專家縱論全媒體時代的文藝與批評

      2015閩派文藝理論家批評家高峰論壇暨“閩派詩歌”研討會在京舉行

      福建自古以來就有悠久的文論傳統,文論名家輩出。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一大批閩籍與在閩批評家、理論家陸續發出聲音,形成了中國當代文壇的“閩派批評”。隨著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傳播手段層出不窮,各種新媒體不斷涌現,并與傳統媒體實現融合互通。在這樣一個全媒體時代,包括“閩派批評”在內的文藝批評同樣面臨著機遇和挑戰。

      10月9日,2015閩派文藝理論家批評家高峰論壇暨“閩派詩歌”研討會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此次論壇由福建省文聯、中國作協創研部、文藝報社、《文學評論》編輯部、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聯合主辦,福建省文學院、福建省作協、海峽文藝網承辦。來自北京、福建等全國多地的近百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對“全媒體時代的文藝與批評”進行深入研討,并就“閩籍學者文叢”和“閩派詩歌”展開討論。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福建省文聯主席張帆、中國文聯書記處書記郭運德、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院長謝冕、《文學評論》主編陸建德出席論壇并致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閻晶明、中國文聯書記處書記陳建文、福建省文聯黨組書記張作興等有關方面領導,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主任龐井君、《文藝報》總編輯梁鴻鷹,張炯、張勝友等閩籍和在閩工作的文藝理論家、批評家、詩人,部分在京專家學者等與會研討。

      李敬澤談到,閩派文學批評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就一直是中國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的高地,并對中國的文化理論和批評產生重大的影響。今天,全媒體時代文藝復雜的形態對我們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希望閩派文藝理論家批評家高峰論壇能真正成為我國新的文學觀念和理論思維的一個發動機,不斷產生創造性的成果。

      仲呈祥表示,閩派文藝批評在中國當代新時期文藝批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研究全媒體時代文藝批評的地位和作用,就是要力圖繼承閩派文藝批評優秀的、有價值的歷史傳統。希望全國更多地方都能學習福建的經驗,以更大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從自身的歷史傳統和文化積淀出發,不斷完善和改進文藝批評。

      郭運德認為,文藝評論要找到適應新媒體時代生存的出路,就需要轉變固有觀念,加速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盡快實現從全媒體的旁觀者到參與者的角色轉變。

      與會者談到,閩派批評雖具有地方身份標識,卻不是局限于一個地域的理論家、批評家群體。巨大的包容性、豐富性、創造性,優美的詩意和縱橫捭闔的大氣象,對中外文藝理論全面系統的吸收借鑒,理論與批評的有機融合,鮮明的鄉土身份意識……所有這些都是閩派批評獨具的特征。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閩派批評在文藝批評方法革新、后現代興起以及文化研究的轉型等關鍵性歷史節點均扮演著理論先鋒的角色。早在90年代,其中不少人便開始關注呼之欲出的各種新興媒體對當代文學產生的影響,體現了閩派批評的前瞻意識。面對當今飛速發展的全媒體時代,廣大文藝理論家、評論家應積極適應網絡傳播的新趨勢、新特點,創新文藝評論手段,培養壯大網絡評論隊伍,塑造健康的網絡語境,以不斷改善文藝批評的生態,推動文藝批評科學化發展。

      除主題論壇外,今年的論壇還特別設置了兩個專題研討環節,使其內容更加豐富。

      長期以來,“閩派批評”對當代文學思潮的演進作出了突出貢獻,并出現了批評家“四代同堂”的繁榮局面。日前,福建人民出版社推出了“閩籍學者文叢”(第一輯)。該叢書由張炯、吳子林主編,分輯梳理總結了多年來涌現出的主要文藝理論家、批評家的代表性成果。與會者在研討這套叢書時表示,“閩派批評”的價值不僅在于思潮本身,還在于其價值擔當精神。在當下這樣一個多種觀念并存的時代,重溫“閩派批評”的歷史,思考其如何承接以往的優秀傳統、繼續在本土資源與全國視野之間保持張力,對推動中國文化的進一步繁榮和發展無疑具有積極意義。

      福建詩歌創作獨樹一幟,曾出現了杜運燮、蔡其矯、舒婷等“朦朧詩”代表性詩人,近年來不少閩籍詩人亦在當代詩壇廣受矚目。與會者從不同角度探討了“閩派詩歌”的歷史傳承和風格特色,認為閩派詩歌引人關注與閩派批評對本土詩歌創作的介入和推動不無關系。閩派批評雖不應囿于一地之見,但同樣需要加大對本土文藝創作的關注。此次論壇增設“閩派詩歌”研討會,也是對此予以呼應。

      2014年,閩派文藝理論家批評家高峰論壇在福州舉行,實現了“閩派批評”近30年來的首次大團聚。今年高峰論壇移師京城,并邀請了超過半數的非閩籍學者、作家和詩人參與,體現了論壇的開放性姿態。主辦方表示,今后該論壇將建成一項常態機制,為廣大專家學者交流文藝理論批評前沿問題提供契機,保持“閩派批評”的時代敏銳性。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在线涩涩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亚洲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 精品97国产免费人成视频| 精品剧情v国产在免费线观看| 9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热6|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赵丽颖|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导航|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资源网| 国产精品成人h片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 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潘金莲|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影院|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毛片真精品| 久久蜜桃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自慰| 亚洲国产精品线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国产大陆|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 国产偷久久久精品专区|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 vvvv99日韩精品亚洲|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丝袜| 国产精品怡红院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 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蜜臀AV无码精品人妻色欲|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