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火鯉魚》:鄉土敘事的多重視角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9月05日07:22 張艷梅

      現代歸鄉文學有著成熟的自身傳統,歸鄉敘事、歸鄉模式、歸鄉情結、歸鄉話語,在新文學傳統中自成一脈。只不過,不同歷史時期,離鄉緣由不同,看到的世界相異,歸鄉的道路也各有因果。姜貽斌的長篇小說《火鯉魚》作為歸鄉文學的新作,不僅繼承了五四以來魯迅等人開創的鄉土中國觀察視角,而且融會了沈從文自然烏托邦的審美理想。

      五四以來,離鄉者眾。這種生活狀態投射在寫作中,就成為歸鄉文學的精神源頭。《火鯉魚》提供了歸鄉文學的新視野,小說對現代化世俗化進程中鄉村世界的凋敝、價值觀的變遷有更多正面思考。同時,作者的重心還是放在尋找之上。作為鄉村外來者,沿著心靈尋根的漫漫長路,縱向追蹤童年玩伴各自的人生軌跡,橫向展開社會生活斑斕畫面。作者追問的是生活的本質,尋找的是幸福的源頭。

      小說以中年還鄉為主線,寫時隔數十年兄弟幾人重返故鄉的見聞。沿著童年生活過的湘中鄉村所見所感和往事回憶,描寫了漁鼓廟幾十年的變遷。作者試圖通過文化尋根揭示鄉村世界的種種跌宕;同時通過心靈尋根的潛在敘事動機,揭開鄉村人生的種種密碼。小說打破了時空、記憶與現實的區隔,在生與死、愛與恨中飽含同情與悲憫。

      重回漁鼓廟,“我”已是尋找故園的異鄉人了,少年玩伴大都風流云散。“我”不僅關注他們的現狀,反復追問,而且對當年的舊情遺憾悵惘、深懷懺悔,對車把這樣的拋妻棄子之人頗為不滿。這里面既有朦朧素樸的愛,也有現實與愛情的沖突,當年,父親因為滿妹是鄉下女子而反對兩家結親,而二哥因為出身不好,失去了兩情相悅的小彩。及至中年重逢,曾經的美好情愫演變成“我”對滿妹的欲望,二哥與小彩夫婦的隔閡,比起找不回曾經的故鄉有著更深的悲哀。故鄉面目全非是外在的荒蕪,只要心中有美好的圖畫,就還可以實現世界重建;而當主體內心喪失了自我指認的能力和對他人的理解,那么,這種隔絕比起一條小路的消失、一條河流的干枯,更難以恢復和重建。在姜貽斌筆下,人心的變動、世事的變遷、鄉村的凋零,給這個繁華熱鬧的時代帶來冷峻幽暗的色調。小說沒有刻意放大普通人的苦難與悲痛,也沒有刻意批判底層社會自發的欲望和暴力,只是誠懇地把歷史與現實中鄉村社會經歷的疼痛和裂變,在充滿詩情畫意的浪漫之思中慢慢呈現出來。

      小說《火鯉魚》既體現了懷舊的詩學,又以回溯過去重建現在的理性之思,闡明了萬物有靈的生命哲學立場。小說中多次提到記憶,對有些模糊的記憶心存不甘和質疑,而有些記憶烙印卻又喚起內心傷感和痛苦。《火鯉魚》的時間跨度、空間跨度都很大,從新中國成立之初一直寫到新世紀。小說中反復強調2001年5月2日,這是主人公歸鄉之日,作者以此給出歷史定位,在一個恒定的點上回看歷史,強化了真實感和在場感。小說中苦寶的故事最終成為兄弟三人的記憶絕響,那些同情里有很深的自省自問;水仙和銀仙的渺渺不知所終,與其說是一種浪漫想象,莫如說是追求生命超越的渴求。二哥和小彩的悲劇既是個人的愛情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歷史的悲劇。小說以二十四節氣貫穿,隱含著對鄉村民間文化傳統的體認。那種周而復始的輪回意味多少有些傷感,卻又暗暗地強調天道自然。換個角度看,無論是回憶的心理學式闡發,還是現象學還原的回憶,都涉及到主體自身對過往經歷的評價和現實處境的判斷,只有找到自身所處的歷史和生活坐標,才能夠有效地對抗時代和生活的分裂,找回世界本真,在哲學意義上,重建生存的文化價值。

      新文學傳統中,除了對鄉村社會以現實眼光批判和關切之外,還有一種牧歌情調。新世紀以來,各種社會問題突顯,發展經濟帶來物質極大豐富,而精神和情感世界愈發貧瘠。如何打破物欲和貧困的雙重圍困?火鯉魚不是現實生活中的道路,也不是一勞永逸的藥方,作為一種象征物,近乎于沈從文所言之供奉理想人性的希臘小廟,一個朝向彼岸世界的期望和信仰。

      姜貽斌內心有愛,又不會過于耽溺。故鄉的風景里,有現實景觀,人到中年回到故鄉,滿眼都是物是人非,人們大都去了外面的世界,漁鼓廟雜草叢生,斷壁殘垣,一片荒涼。光禿禿的雷公山、消失了的沙洲、黑色的泥漿等都讓人想起魯迅筆下的《故鄉》。其次,有記憶中的原畫復現。對故鄉四時之景的彩繪里,有著對生命的獨特感懷。另外,小說中還用大量筆墨寫遙遠的想象之景。自然景物是回憶的依托,是記憶的支點,同時也是主人公去意彷徨、繼續無根的漂泊路上那長長的影子。

      此外,《火鯉魚》中,兄弟們不遺余力地回憶當年的沙洲,互相補充、修改、爭論,記憶不斷飽滿起來,而現實則越發讓人失望。這種殘酷的對比,不在于對現實荒蕪的批判反思,也不在于對心靈往昔的回望和眷戀,而是那種對于人生的永恒的微笑、悲涼的感傷。這種對記憶的強化是一種自我認知的方式,一種身份尋找和精神確認。在這片土地上,曾經的一切居然都成了海市蜃樓,我們究竟從哪里來,那些曾經的風景到哪里去了?姜貽斌寫出了原汁原味的湖南鄉村世界,寫出了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底層百姓的人生狀態,出走、尋找、回歸,再離去,這一過程作為中國現代化的橫截面,應該引起足夠的反思。

      小說還寫出了心靈家園的愛與疼痛。姜貽斌對復雜的時代情緒內心了然。他的寫作,對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給出了自己的獨特思考。他關注世界外形,也關注心靈內部;既專注于現實的疼痛,又遙望理想的彼岸。樂伢子患肝癌死了、雪妹子死了、苦寶失蹤了、三國失明了、傘把離婚后瘋了、小彩的女兒被人誤殺了,對于這些不幸,作者有悲憫也有達觀,苦寶作為孤獨者的典型,獨自承受寂寞悲傷和羞辱;妻子和妹妹相繼出走的三國同樣是一個孤獨者,也獨自承受著寂寞、悲傷和羞辱。這兩個孤獨者永遠找不到自己的家園,在個體存在意義上,他們是世界的棄兒,而在三國平和的笑容里,卻有著對苦難的超越。

      故鄉是遙遠的現實家園,也是切近的心靈家園。歸鄉文學的形成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而對歸鄉的思索則是以文學審美的方式重建故鄉,這種文化意義上的重建,近乎于宗教式的信仰。歸鄉不是對都市的拒絕和破壞,而是自我省思之路的伸展,對故鄉的熱愛是對世界本源的信賴,對于火鯉魚的向往將引領我們不斷超越自身和時代的局限,尋找真正的幸福所在。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

    国产自偷在线拍精品热|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软件 | 无码人妻精品内射一二三AV|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2018| 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4| 欧洲精品99毛片免费高清观看|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日韩加勒比一本无码精品| 久クク成人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 国产精品成人国产乱一区|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久精品2019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金莲|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免费软件|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无码亚洲|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 欧美黑人巨大精品videos|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精品无人码麻豆乱码1区2区| 久久这里只精品热免费99| 777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偷窥熟女高潮精品视频| 任我爽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无码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 高清国产一级精品毛片基地|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 久久精品视频99精品视频150|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96|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性色| 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精品|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午夜在线播放a| 午夜国产精品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jizz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