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僅是散文大國,而且是散文強國。從《春秋》算起,中國散文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古文觀止》更是顯示了中國散文的多樣性。讀祖丁遠的散文集《行走在秋天里》(花城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氣象博大,氣宇軒昂,稱得上是“大氣”散文。
祖丁遠的“大氣”散文來源于他的“大散文”觀。在他看來,除了抒情散文、敘事散文外,舉凡詩歌、小說、戲劇以外的具有文學意味的文字,都屬于散文范疇。雜文、小品、隨筆、隨感是散文;日記、回憶錄、報告文學是散文;祝辭、悼文是散文;本事、碑銘、實錄、正史、野史也是散文。
祖丁遠散文中的“大氣”,表現之一是他以天下為己任,對國家大事、行業大事放談縱論,發表與眾不同的高見、新見。在《拒絕“煙草院士”及“煙草獎”》中,祖丁遠認為,“國家授予的榮譽和獎勵,不僅要堅持科學和技術標準,還要有重要的導向意義!币虼,他“堅決拒絕‘煙草院士’、‘煙草獎’”,主張“大力控煙最重要,與世界控煙同步前行”。如此立場堅定、態度鮮明地拒絕“煙草院士”及“煙草獎”的言說,顯示了祖丁遠的勇氣和社會責任感。
在《“人民幸福并非黨和政府所賜”》中,祖丁遠認為,人民應該“學會從多年來形成的‘父母官意識’向‘公仆意識’的轉變,真正相信群眾,依靠群眾,認真為群眾辦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祖丁遠這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乃是他的“大氣”散文的根本所在。祖丁遠“大氣”散文的表現之二是:為民請命,為民立言,做民眾的代言人。
他在《為全國勞模掏糞“臨時工”徐深海請命》中,直接為全國勞動模范徐深海工作23年仍是個“臨時工”的不公正待遇請命:“鎮江市潤州區環衛所把全國勞動模范、23年多的環衛工人掏糞清糞隊隊長徐深海至今仍定為‘臨時工’,實在太不合理又不合法,更是嚴重違反《勞動法》的”。
在《讓農民永遠分享城鎮化的成果》中,他提出,應該像上海市閔行區那樣進行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讓農民永遠分享城市化的成果。這是在當今切實解決‘三農問題’的較好途徑”;“村民成為工業區股份合作社社員,不僅有了生活保障,更重要的是,這些農民的收入因為社員身份將隨著合作社的收益增長不斷遞增!
針對全國性的糧食現象,祖丁遠在《每年浪費的食物可養活三億人》為億萬民眾立言,揭示“我國2007年至2008年一年僅餐飲浪費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分別是800萬噸和300萬噸,最少倒掉了兩億人一年的口糧”,“如果加上集體食堂浪費,個人和家庭的食物浪費以及糧食儲藏和運輸過程中的浪費等,全國每年浪費的食物總量估計可養活二點五億到三億人”。祖丁遠提出,“積極倡導節約環保生活方式刻不容緩,已成為保證實現國民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戰略目標的重要措施。”
即使是在以溫暖之心寫作的抒情散文和敘事散文中,祖丁遠寫得也很“大氣”:小處落墨,大處著眼。譬如,《母親的頭發》寫他95歲的老母親,頭發由白變黑,仿佛在返老還童。老母親總是笑呵呵地說:“我的頭發由黑變白,是因為兒子;我的頭發由白變黑,也是因為兒子!痹瓉恚1957年的一場政治風暴中,24歲的祖丁遠一下子成了“右派分子”,母親從廣播中得知兒子的厄運后幾次暈厥,痛不欲生,頭發很快由黑變白。1979年,祖丁遠的“右派”錯案得到了平反,新時期以來,他每年平均發表20多篇文章,“老母親知道了,總是笑逐顏開地鼓勵我”,“她那原先的白發日漸變黑,我似乎也感到年輕了10歲。”母親頭發由黑變白又由白變黑這一細節,折射了新中國曾經走過的曲折道路和時代的新變。
祖丁遠那些寫故鄉崇明島的“走筆”,同樣是小處落墨,大處著眼。《綠島晨曲》從崇明島的“綠”下筆:“一片茫茫的綠!;“沉積的沙土地上生長著一片綠油油的蘆葦蕩,在秋日的陽光暖風中輕輕搖曳,綠得可愛,綠得誘人,綠得醉心,綠得耀眼……”寫出了“祖國第三大島”崇明島的歷史變遷!逗儌ゾ癫恍唷罚瑥暮蟽纱蝸砟贤ㄐ蒺B寫作的小處落墨,由小到大,自點到面,寫出了胡老革命的一生。
如今,散文寫作百花齊放,祖丁遠的《行走在秋天里》顯示了大氣散文的獨特魅力,對樹立理想、陶冶性情的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