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旭東的兒童文學理論新著《兒童文學的多維思考》,是一部有開闊視野、深刻見地的兒童文學理論著作。這部著作寫得很用心,特點也很鮮明,堪稱創新之作,探索之作。具體來說,其特點有三:
第一,它從不同的視角對兒童文學進行了深入的思考。這部著作分七章,分別就兒童文學的發展、美學、閱讀、價值、文化、出版和研究進行了深入理性的梳理和論述,不但展示了百年兒童文學創作的發展軌跡,讓人看到了當代兒童文學的思潮和流變,感受到了兒童文學呼應時代的精神脈動,也對兒童文學的美學品質及兒童文學應有的美學追求與文化價值進行了論述和定位。該作對兒童文學的文化屬性與文化價值進行了深度的分析,也對兒童文學出版、閱讀文化的現狀與走向做了準確的分析與解讀,讓人看到了兒童文學出版與閱讀所具有的社會價值與文化意義。可以說,這部著作全方位考察了中國兒童文學發展道路,展現了幾代兒童文學作家藝術創造的生動圖景,也分析了兒童文學本體問題,探索了兒童文學研究的多種可能性,從中不難發現一個青年學者的理論熱情、學術勇氣及對童心世界的敬意。
第二,《兒童文學的多維思考》提出了不少新的理論見解。如在論述兒童文學的美學時,他認為:“兒童文學表現的是快樂、愛與美,但最終追求的是一種幸福感。它不僅有助于兒童精神生命的成長,也有助于成年人精神世界的提升與洗禮,使兩個世界都得到潤澤和滋養,這是一種人類最和諧的狀態。”在論述經典兒童文學的品質時,他歸納了經典兒童文學“書寫成長、表現成長”、“歷險主題”和“尋找主題”等三個內涵因素,認為兒童文學“書寫成長也好,表現歷險和尋找美好也好,經典兒童文學都緊緊圍繞著‘成長’這個主題,而且不論故事是發生在森林里,還是在人的社會環境里,都是或直接、或間接地啟迪兒童,讓他們認識自我,認識生活,認識世界,讓他們發現自主性的動力,辨別善惡美丑,找到未來幸福的方向。”他還認為,“我們期待的兒童文學,正是要關注成長、表現成長,也有助于成長的文學,也是要發現兒童成長的智慧并勇于接受兒童智慧挑戰的文字世界。”這些都是對兒童文學本體的獨到認識,也給兒童文學下了一個很好的定義。譚旭東也是最早對兒童文學進行文化詩學探究的學者,在這部書里,他依然堅持從審美的、文化的角度,多維度地觀察和思考兒童文學的閱讀、出版等現象和問題,以文化詩學來構架一個新的兒童文學研究空間。
第三,有方法論的創新。在《兒童文學的多維思考》里,譚旭東不是站在兒童文學本位主義的視角來審視兒童文學的,他甚至認為兒童文學本來就不應局囿于學科思維,要想拓展兒童文學,突破兒童文學研究的瓶頸,一定要有跨學科的思維,只有超越學科視野,突破原有的本質主義模式,兒童文學理論才有飛躍,有提高,有更新換代。因此,在探討兒童文學時,除了從其內部結構來思考,還要從外部動因來考察,這是需要巨大的學術勇氣和探索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