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偉大的藝術家是時代的眼睛。在當代作家中能達到羅曼·羅蘭這一要求堪稱偉大藝術家的并不很多,但梁斌無疑是為數不多的偉大藝術家之一,他的《紅旗譜》就有時代眼睛的功用,通過這眼睛我們可以看見紅旗漫卷的時代,看見那個時代的事態風情、特有的人性人情。在革命與農民的層面上寫出了中國革命本質上是農村革命的特殊性,這使《紅旗譜》不僅奠定了它作為當代長篇小說創作的經典性地位,也使它以豐富內涵和杰出藝術風范更具有歷史穿透力與文學的生命。
為什么《紅旗譜》能夠超越時代意識框范與文化限定,鑄就文學經典?我想談四個部分的理解:一是經歷與經驗。經歷與經驗在梁斌創作上非常重要,他寫的所有事情全是他經歷過的,很多人物其實都是他的師長或戰友,這些人物和他們的事跡以打腹稿的形式裝在他心里,活在他心里,在這個意義上他是在寫他們也是在寫我們。第二是超越了革命斗爭所有戰略的層次,立足于革命生活現實,并沒有寫成一部革命生活寫實,而真正做到了根據實際生活創造出各種各樣的人物來幫助群眾推動歷史的前進。第三是傳承與借鑒。我們通常以為梁斌是農民作家,其實他早期就是文學青年,他讀了大量的作品,那個時候像他能讀那么多作品的人非常少。閱讀給了他另外一種文化參照,給了他很多藝術上的營養,使自己的本土性更突出。第四是淡泊與專一。梁斌的革命經歷非常豐富,根據他的革命經歷跟資本雄厚那種人脈來看,為官比為文還會更好,所以如果他當官非常自然,而且他當官的機遇也很多,但他四次辭官,很堅定,就是一門心思要寫《紅旗譜》。這在那一代作家中非常了不起,對我們今天非常有啟發意義。從這個意思上講《紅旗譜》不光是作品,包括創作的姿態對我們都非常有意義,正因為這樣我們才對這個作家表示尊敬,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