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薩爾》是藏族人民集體創作的一部偉大的英雄史詩。它歷史悠久,卷帙浩繁,內容豐富,精深博大,千百年來在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周邊地區廣袤的土地上流傳,深受藏族人民的喜愛。它代表著古代藏族民間文化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古代藏族社會歷史的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偉大著作,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美學價值。
與世界上其他的著名史詩相比,《格薩爾》有兩個顯著的特點。第一,它世代相傳,至今在藏族群眾,尤其是農牧民當中廣泛流傳,是一部活形態的英雄史詩。第二,它是世界上最長的一部英雄史詩,有120多部、100多萬行詩、3000多萬字,堪稱世界史詩之冠。而這兩個特點都與民間說唱藝人有著直接的聯系。他們是史詩最直接的創作者、最忠誠的繼承者、最熱情的傳播者,是真正的人民藝術家,是最優秀、最受群眾歡迎的人民詩人。在他們身上,體現著人民群眾的聰明才智和偉大的創造精神。
但是,由于歷史的原因,這部宏偉的史詩,盡管深受群眾歡迎,過去卻從未有系統、有計劃地進行搜集整理,長久以來缺乏能夠反映史詩全貌的整理本。廣大讀者無法完整地了解它精深博大的內容,全方位、多角度地欣賞它獨具特色的藝術魅力。眾多研究《格薩爾》的專家學者也只能從一個側面、一個局部探索,而不能從整體上去認識它、研究它、欣賞它。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對《格薩爾》的搜集整理工作非常重視,從中央到各個有關地區,建立專門機構,撥付專項資金,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大規模的搜集整理和學術研究。改革開放以來,《格薩爾》事業開創了新局面,在“六五”、“七五”和“八五”計劃期間,連續3次將《格薩爾》的搜集整理和學術研究列為國家重點科研項目。
搜集整理工作陸續地在進行。無論是過去流傳下來的手抄本、木刻本,還是民間藝人的說唱本,同一部故事又有一些不同的說法,因而產生不同的本子,我們將它稱之為“異文本”或“變體”。它們都有自己的特點,具有不同的地區特色和演唱風格,都有各自的聽眾群和讀者對象,有繼續流傳下去的意義和價值,彼此都不能替代。按照民間藝人自己的說法,英雄格薩爾大王的故事,就像“雜色馬的毛一樣多”,是豐富性和多樣性的辯證統一。
這些分部本和異文本加起來,就有幾百部之多,幾百萬詩行,上億萬字。因此,在《格薩爾》的搜集整理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礎上,從大量鮮活的第一手資料,從眾多的分部本和異文本中擇優選粹,取其精華,精心編纂出版一套能夠反映《格薩爾》的主題思想、基本內容、主要情節、人物形象、藝術風格的比較完善的精選本,就顯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在各級領導和社會各方面的關心和支持下,1995年5月,《格薩爾》精選本工程終于得以立項,正式啟動,財政部決定撥專款資助。夏商周斷代工程、藏文《大藏經》對勘工作和40卷藏文《格薩爾》精選本的編纂出版,是“八五”期間國家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投資最大的3個重點項目,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藏族人民的親切關懷和對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
《格薩爾》精選本編纂整理的基本要求是:既要保留民間文學固有的風格和特色,保持《格薩爾》的神韻,又要提煉和升華,使之更突出、更鮮明、更強烈,更具藝術魅力。
這套精選本,從開始就擬編纂出版40卷,包括從《天界篇》《英雄誕生》到《地獄大圓滿》《安定三界》的全部內容,總計約為50萬詩行,1600萬字。由此看來,盡管我們經過嚴格的選擇,但是,這套編纂本的篇幅依然十分宏大。
我們在編選中盡量除去各種異文本和變體,《格薩爾》的分部本大約有120多卷,從中精選三分之一,是40卷。此外,這套精選本計劃以當代杰出民間藝人扎巴和桑珠兩位老人的說唱本為基本框架,這就保證了整部精選本思想內容的完整性、演唱風格的統一性和語言藝術的和諧性。
經過艱苦曲折的努力,前四卷5冊終于在2000年11月由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這套精選本每卷附有6幅精美的插圖。這套插圖,采用的是藏族傳統繪畫藝術“唐卡”的繪制方法。“唐卡”是我國藏族特有的一種繪畫藝術。按照我們的設想,《格薩爾》精選本的插圖,在傳統繪畫藝術的基礎上,應該有所創新,有所發展。從題材上講,要達到從宗教到世俗的轉化;在表現手法上,要有一定的革新和創造,吸收別的繪畫藝術的長處,融入現代意識和時代精神,以便更好地體現《格薩爾》精深博大、豐富多彩的內容。這些插圖,就單個來講,能夠表現《格薩爾》故事中的一個情節,具有獨立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匯總起來,又能夠體現《格薩爾》的基本內容和主要情節,成為一部完整的《格薩爾畫傳》。承擔這套插圖繪制工作的是被譽為藏族“藝術之鄉”的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熱貢地區和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民間畫師。
2000年12月1日,民族出版社在人民大會堂西藏廳召開“藏文《格薩爾》精選本前四卷出版座談會”。多位領導和專家學者高度肯定了前四卷(5冊)所取得的成就,這使我們深受感動和鼓舞。到2004年,精選本出版了17卷18冊。由于受到某些干擾,任務還沒有完成一半,課題經費全部用完了。精選本的編纂出版工作被迫停止。
雖然如此,精選本的編纂出版工作依然得到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和支持。2005年8月,第三屆北京(國際)藏學研討會在京召開。與會者提出,要把《格薩爾》事業作為重點加以扶持,大力發展,開創《格薩爾》事業的新局面。2007年8月,甘孜州州委和州人民政府在德格縣召開《格薩爾》學術研討會。會上一些專家學者再次提出應該繼續完成精選本的編纂出版工作,不能半途而廢。《中國民族》《民族畫報》和新華網等多家媒體也對編纂出版工作遇到的困難進行報道。作為主編,我也曾做過各種努力。我曾經給各級領導寫了專題報告,并贈送了我撰寫的關于《格薩爾》的著作和唐卡畫冊,使他們對《格薩爾》有更多的了解,從而能夠對該項工作給予支持。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所有這些活動,都為重新啟動精選本工程,做了思想準備和輿論準備。2008年,相關領導作出批示,明確指示要善始善終、圓滿完成精選本的編纂出版工作。于是,中國社科院和新聞出版總署正式啟動精選本編纂出版工作的第二期工程。
社科院撥發了課題經費,新聞出版總署將精選本的編纂出版列為國家重點出版項目,并給民族出版社撥付專項經費。這就保證了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和干擾,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確保40卷精選本的編纂出版。
從1983年制定“六五”規劃時提出在搜集整理和學術研究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礎上,編纂一套能夠代表我國《格薩爾》事業的最高成果、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精選本的任務,到今年已經整整30年了。在這30年的時間里,課題組全體成員懷著對民族文化事業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用對人民、對歷史、對《格薩爾》這部偉大的英雄史詩負責的嚴肅態度,以不屈不撓、百折不回的頑強毅力和堅定意志,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和專注,排除各種干擾,克服各種困難,終于善始善終地圓滿完成了40卷藏文《格薩爾》精選本的編纂出版工作,這是新中國《格薩爾》事業的一個巨大成就,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現在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套藏文《格薩爾》精選本,共40卷、51冊(有的一卷分上、下冊,或上、中、下冊),306幅唐卡插圖。有近60萬詩行,假若翻譯成漢文,約為2000萬字。冊數和字數都超過了原來的計劃。這一成就的取得,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藏族文化事業的高度重視,對藏族人民的親切關懷。
我愿借此機會,對所有關心新中國《格薩爾》事業的同志們和朋友們,表示最真誠的謝意和敬意。假若沒有他們的理解、關心、幫助和支持,40卷藏文《格薩爾》精選本工程很難善始善終地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