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內長篇小說《天使墜落在哪里》
《人民文學》2013年第10期
路內的長篇小說《天使墜落在哪里》講述了一個飄蕩著成長的夢。相比其他“70后”作家張揚自我的鋒芒,路內的作品多了一點內斂,相比人們習慣了的殘酷冷漠的態度,路內則多了一點溫情。在小說里,路內用他特有的敘述方式,用他一貫幽默而感傷的筆調,向我們講述了上世紀90年代末,在時代的洪流下,三個小青年各自不同的成長歷程。整個小說以一個福利院孤兒的經歷貫串始末,用路小路的視角,勾勒出他看到的每一個善良的人是怎樣被日新月異的現代化打下深深的烙印。
故事發生在戴城。路小路玩世不恭,失業又失戀后投奔發小楊遲,在照顧因鼻息肉住院的楊遲時,路小路在醫院偶遇一個被遺棄的女嬰,使得楊遲萌發了認養一個孤兒的想法。大學畢業后,楊遲回到戴城,成了戴城農藥廠的金牌銷售員,同時認識了北京化工學院畢業、被分配到農藥廠的小蘇。路小路、楊遲和小蘇一拍即合,在楊遲認養福利院的孤兒戴黛后,他們和戴黛建立了一種純真的情感,但現實迫使孤兒戴黛只能被送去美國,由美國人花1000美元收養,和路小路等人永遠分別。
路內用《天使墜落在哪里》給他的這部作品命名,隱含著深遠的寓意。小說中的路小路、楊遲和小蘇分別代表著三種人的青春歷程。面對急劇變化的時代,路小路選擇了消極抵抗,冷眼旁觀。楊遲選擇了奮力拼搏,在光怪陸離的農藥廠里,忍受無能陰險的上司欺壓,承受自私自利同事的坑害,冒著生命危險去收賬,結果被綁架、勒索,差點喪命,最后回到農藥廠卻被無情地開除。同時,他視為精神寄托的戴黛也離他而去。于是,他不得不向現實低頭,投入了昔日戀人的懷抱,成了現代化都市里所謂的“白領”。小蘇是個十分契合時代發展的典型人物,盡管曾一度受困于農藥廠的制度,曾一度被女友“逼宮”,但他用妥協的方式處理了農藥廠對他的羈絆,憑著自己的隱忍,與女友走進婚姻的圍城,湮沒在俗世里。
小說用荒誕不羈的故事充分展示了“70后”一代人的青春記憶,把他們迷茫困頓的內心世界刻畫得入木三分。他們在與現實對抗的同時并沒有喪失對美好未來的向往,戴黛就是他們的精神寄托,當他們在現實世界里被撞得頭破血流時,惟有從戴黛這里才能尋找到一絲安慰。只要他們向時代低頭,封塵心底的真實自我便能立足于現實世界。但像戴黛這樣一出生就被父母遺棄的天使般的孩子,他們該如何立足于時代?在廣袤而博大的國度里,他們竟連一個安身之處都沒有,僅僅1000美金就令他們失去了根,漂泊異邦。
小說最后,路小路繼續著渾渾噩噩、前途未卜的生活,他徘徊在戴城東郊貨運站的月臺上,遠望著已經面目全非的現代化戴城,不知要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