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年之際,京劇名家李寶春攜手臺北新劇團年輕新銳亮相國家大劇院戲劇場,連續演出了《弄臣》《渭南之戰》《野豬林》三臺大戲,集中展示了該團新編“新老戲”的藝術追求。
此次演出的《弄臣》改編自威爾第的同名歌劇。據制作人辜懷群介紹,京劇《弄臣》是活在社會暗角里的人對命運的吶喊,它有三大亮點:一是跨越兩個迥然不同的表演體系,創作難度不亞于原創;二是改編后的京劇版時空挪移至中國,在中國文化背景下演出的“弄臣”更容易令中國觀眾產生共鳴;三是以國樂演奏,唱腔是悠揚的皮黃。李寶春在劇中飾演“見人笑背人哭”的主角弄臣。在他看來,用唱念做打舞演故事,是京劇舞臺表現的重要手段。劇中,觀眾可以聽到一些超出傳統皮黃的聲腔音樂,可以看到不同于傳統程序的舞蹈,還有小魔術的表演及一些“插科打諢”的現實語言。這些并不是生硬的拼湊,而是“技在戲中”,千方百計地用以烘托劇情與人物,使之更加有聲有色。文武結合的《渭南之戰》是表現三國時期曹操以反間計反敗為勝的一出“新老戲”,壯闊的場面表現、感人的唱段、精彩的武打戲,給不少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該劇的重點不是對老戲的亦步亦趨,而是以傳統戲的表演技藝講述一個眾所周知的故事,用古代人物的爾虞我詐隱喻現今的人情世故,引人深思。《野豬林》由李寶春的父親李少春編創,李寶春、楊赤和丁曉君聯袂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