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主辦、中央美院美術館、北京市黃胄美術基金會協辦的“在時代的‘現場’——全國寫生美術作品展”,7月29日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
本次展覽由中國美院美術館館長杭間任學術主持,以“寫生與人文”、“寫生與思想”、“寫生與自然”、“寫生與社會”為主題,從80余年來的優秀寫生作品中遴選了140位具有代表性畫家的400余件作品,還專門為常年堅持寫生的張仃、劉秉江、劉大為、許江、楊飛云、孫景波、忻東旺、謝東明、李翔、劉進安、李象群、田黎明等12位畫家做了個案陳列。
畫家捕獲形象,體會對象及其背后的含義,首先要靠觀察和畫筆的記錄,培養這種心手合一的途徑之一便是寫生。隨著數字攝影的普及和機械復制時代的圖像泛濫,部分美術家習慣在畫室中依據圖像進行創作,而美術教育則將“寫生”分解為單純的“技巧訓練”手段,淪為“基礎”的一個步驟。
近年來,中國美協積極倡導和組織全國美術家赴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天山南北、川陜大地、內蒙古草原、革命老區寫生創作,推出了一批寫生佳作,舉辦了系列專題展覽,出版了作品文獻集,展現了當代中國建設的新成就、當代中國社會的新氣象、當代中國人民的新生活,促進了對邊疆多民族聚居地區社會生活、文化藝術的了解,形成了美術家深入生活寫生創作,表現時代精神和中國氣派的新趨勢。
本次展覽倡導“寫生”,其目的正是為了恢復畫家“在現場”直面現實的鮮活“感受力”,恢復藝術“心”、“手”相應之關系,重建繪畫本質和世界萬象之聯系,使繪畫重回“繪畫性”之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