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石榴樹上結櫻桃》——
反映農民真實生活的現實主義力作
回顧近年中國影壇,真正關注當下中國農村的政治生活、社會生活,真正關注當下中國農民、尤其是農村基層干部的作品,可謂鳳毛麟角。作為中國農村最基層的聯系黨和政府的紐帶——村委會組織,有兩件事是必須要做,而且要做好的:其一是計劃生育工作,這是基本國策;其二是農村基層選舉,這關系到中國的民主化進程。由北京谷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陳力導演、根據李洱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石榴樹上結櫻桃》主要就涉及到這兩方面的內容,真實而藝術地展現了當下農村鮮活的社會生活,是一部接地氣的現實主義力作。
電影《石榴樹上結櫻桃》表面看是一部荒誕與現實并存的、充滿黑色幽默的喜劇影片,但反映出的卻是中國最廣袤農村大地上隨著現代化思潮的浸入而發生深刻變化的人和事。該片力圖顛覆中國以往農村題材影片的敘事方式,展現給觀眾一個逼近現實的當代中國基層生活圖景:基本擺脫了物質的匱乏,在教育、環保和民主建設等諸多領域,群眾和干部都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勵精圖治、改革前進,多數人都在與中國過去既有的思考和行為模式的博弈中百折千回,但基層生活中個人的尊嚴和權利已成為無法躲閃的問題。影片尤其對當前中國農村中計劃生育工作的基本情況和中國鄉村基層干部在農村基層政治制度選舉中對民主的追求進行了藝術地再現,深刻揭示了新時代背景下農村的一些現實矛盾與沖突,展現了鄉土中國在當今全球化時代所面臨的復雜局面,折射出鄉土中國在現代化進程中的諸多困難以及困難中的希望。
影片成功地塑造了“官莊村”的女村長孔繁花的形象。她聰明能干,既能快速領會上級領導的意圖,又能果斷、得體地處理村里群眾的矛盾,還能巧妙地調動起村委會干部的積極性,既有能力,又有手段,有時還表現出農民特有的狡黠和對權力的控制欲。作為現任村長,孔繁花正在積極籌備競選下屆村長,為了競選,她召回了在南方沿海打工的丈夫張殿軍做“捉刀人”出謀劃策,并將張殿軍“打造”成掙了“大錢”的工程師以抬高自己。籌備競選期間,孔繁花以女性特有的包容與潑辣,充分利用一切策略,從容地周旋在上級領導、臨村干部、本村競爭對手以及其他傳統與新興力量的各個代言人之間。然而,就在她以為將一切工作都準備得萬無一失的時候,村民姚雪娥的計劃外懷孕破壞了她的整個計劃。得知這一消息的孔繁花積極采取各種對策,力圖“糾正”這個可大可小的錯誤,但是姚雪娥失蹤的突發事件打破了原有的政治力量平衡,為其他希望贏得競選勝利的各路“英雄”們創造了新的契機。也正是這一突發事件,使孔繁花認識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最終放棄競選,回歸到自己的本真生活。孔繁花的形象和性格有一個轉變的過程,這轉變緣于她認識到權力對人的異化,當她看到自己年輕的姐妹為了當上村長而背叛她,甚至坑害她時,她一掃女強人的形象,伏案大哭。這成為其人生選擇的分水嶺。于是,先前那個受權力擺布的、能干的、潑辣的、充滿心機的女強人的形象不見了,再次出現在觀眾面前的是一個溫柔賢惠、相夫教子的幸福女人形象。在孔繁花身上,有農村基層干部的勤勞、艱辛、智慧和責任,也有粗暴、跋扈、陰謀和對權力的不當追求。
透過孔繁花所反映出的諸多問題,正是當下農村中普遍存在的現實問題,它關系著中國農村改革和發展的進程。影片既沒有回避問題,也沒有刻意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是將“故事”原原本本地呈現在觀眾眼前,引人深思,而影片的意義與深刻便在這“不經意”間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來。
該片編劇、也是小說原作者李洱曾經對原著作了非常中肯的詮釋,他說:“很難想象,中國的農民坐在田間地頭的時候,會談到中美關系、海峽兩岸關系、中東戰爭,很多中國農民喜歡談這些問題,他們端個碗蹲在屋前,或者一邊喂豬一邊談論這些問題。有時候他們甚至互相打手機進行交流。他們既用現代化的播種機和收割機,也用西漢時期傳下來的農具。他們平時也看美國好萊塢電影。中國鄉村是后現代、現代和前現代的混合體。鄉村即是中國現實的縮影。”李洱這段話描述了當代中國農民的生活現狀:古老與現實并存,積極進步與積極融入現代國家生活的農民正是大多數中國人的代表。而小說力圖表達的現實話題正是選擇拍攝這部影片的初衷:更好的表現中國目前發展的機遇與矛盾現狀,以及廣大農村農民真實的社會生活。從影片的效果來看,無疑實現了這一目標。(許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