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作家協會隆重推出“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對以長篇小說為主的優質選題提供支持,充分發揮由全國重點文藝出版社、重點文學期刊等成員單位組成的聯席會議作用,從作家創作、編輯出版、宣傳推廣、成果轉化、對外譯介等多方面統籌協調,形成聯動機制,推動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中國作協創研部、中國作家網聯合推出“行進的風景——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作品聯展”系列專題,將對計劃入選作品逐一展示、閱讀、評論、探討,并以融媒體的形式與大家攜手攀登文學高峰。2023年12月總第二十期,讓我們一道走進歐陽黔森的《莫道君行早》。
《莫道君行早》以武陵山腹地的貴州山村為切入點,全面、細致、鮮活地展現了脫貧攻堅在這片土地上的生動實踐,觸及社會生活以及人們精神面貌的改變,如一本描寫中國新農村建設的百科全書。作者筆落紫云鎮貧困村莊,圍繞紫云鎮黨委書記龍險峰帶領村干部一起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在新農村建設的熱潮中不斷探索和突圍,描寫了三個村莊由深度貧困到鄉村振興的蝶變。作者站在更高意義上來觀察和書寫出了新時代的新農村,有很重要的歷史意義、文學意義。 [詳細]
歐陽黔森: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我到過無數的貧困村,見過無數的貧困戶,他們積極參與改變生活。只要與他們一拉開話匣子,我就沒有見過愁眉苦臉的人,他們燦爛的笑容,真真切切地感染了我。這是我創作《莫道君行早》的初衷。”[詳細]
《莫道君行早》:武陵山腹地的脫貧壯歌但只有自己親身經歷了,體會了,才曉得扶貧工作的艱辛和不易,脫貧等不來,幸福靠奮斗,才會有一個等不得的緊迫感、坐不得的使命感和慢不得的責任感。[詳細]
真正的作家,只有充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寫出“沾泥土、冒熱氣、帶露珠”的文章,這就要求作家在人民群眾中體悟生活本質、吃透生活底蘊,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消化完了,才能使生活變成深刻的情節和動人的形象……[詳細]
歐陽黔森:用文學的力量塑造新時代的英雄生于斯、長于斯的歐陽黔森,十年間跋山涉水,走村過寨,目睹了“精準扶貧”帶給山鄉的巨大變化……[詳細]
當代名作家歐陽黔森的現實主義長篇新作《莫道君行早》,為武陵山腹地的“精準扶貧”歷史現場,鋪寫了一卷巨幅的、氣勢恢宏的新時代鄉村的精神圖譜。這是繼其2018年的“精準扶貧三部曲”引發了廣泛社會關注之后,再度推出的重磅力作。《莫道君行早》,反映了歐陽黔森繼續在“精準扶貧”題材領域,以“非虛構的虛構小說”這一重大創新文體樣式,憑借內置于鄉村的內視點的小說敘述,對于武陵山腹地精準扶貧的歷史現場作著書寫與記錄;不僅實現了作家寫出新時代山鄉巨變的創作旨歸,且是以文學書寫的方式,記錄著新時代山鄉巨變當中鄉民的心靈史;文體上是非虛構寫作特征與小說文體的有機融合,其在呈現精準扶貧工作及脫貧攻堅歷程的客觀真實性的基礎之上,具備充分的故事性與可讀性,并且具有較為豐沛的藝術性、文學性與審美性的自覺追求;此書所表現出的“非虛構的虛構小說”寫作的敘事探索、創新性及無限可能性,對于在“精準扶貧”這一題材領域未來創作的趨向,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與啟示性價值。[詳細]
小說中最鮮明的特點莫過于鄉土新景觀的浮現和山民觀念的碰撞。在作品的尾巴處,千年村主任麻青蒿和前妻丁香復婚,駐村第一書記肖百合深感欣慰,自然想起自己的愿景。當初她對前來村寨進行現代產業園投資的喻子涵說過,也無數次在自己心里說過,即當她扶貧下沉到千年村之后,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看到這樣的情景:在村莊晨霧的彌漫中有孩子們瑯瑯的讀書聲,在田間耕作的黃昏后有一對對的夫妻愉悅地回家,在月亮升起來的時候,在小院子里,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孩子,一家人圍在小桌上溫馨地吃飯……這番樸素而久違的景象,終于出現了。這不是傳統農耕時代的鄉土舊圖景,而是在進行新的產業革命、脫貧攻堅勝利后出現的新景觀。在小說的時空轉換中,隨著外出務工人員大量外流,鄉村空心化加劇,失魂的村寨走在被荒廢的歧途上,而扭轉這一趨勢,讓鄉村再次成為新的安居樂業之所,顯然是鄉土的再一次重構、新生與復活。[詳細]
歐陽黔森的《莫道君行早》作為一部反映新時代山鄉巨變的長篇小說,表現鄉村歷史巨變,展現鄉村變革的歷史趨勢,是其應有之義。這一歷史巨變體現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脫貧攻堅戰給貧困地區帶來了嶄新的歷史變化。這是《莫道君行早》的基本主題。這一主題一方面是按照現實體現出來的面貌來寫作的,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根本性特點。前者是現實主義在經驗層面上的表現,后者是現實主義在觀念層面的表現。換而言之,《莫道君行早》在表現鄉村歷史變革趨勢上,體現了脫貧攻堅戰給貧困地區帶來的巨大變化,帶有《山鄉巨變》的特色。后者體現了中國鄉村社會的歷史必然發展趨勢,帶有《創業史》的風范。因此,我們可以說,《莫道君行早》把現實主義的觀念和現實主義的經驗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莫道君行早》一方面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走的是公平與正義相結合的歷史發展道路。這一歷史發展道路體現了中國治理模式上的首創精神。 [詳細]
《莫道君行早》同時裹挾著鄉村的喧嘩和寧靜撲面而來。歐陽黔森以極大的熱情把讀者帶入以武陵山脈腹地的紫云鎮,隨他走進山鄉巨變。小說從一開始就設置了緊張的懸念,一種無法抗拒的力量席卷著,讓我們隨那些既狡黠又樸實、既粗野又善良的鄉村人物帶著一路歡聲笑語走來。當我們閱讀《莫道君行早》時,有時候會有些混淆,這分明就是小說,卻更像是走進了正在進行時的新農村,你無法懷疑他們在那種環境里的所有言行,因為作家有足夠的邏輯和真實的細節支撐所有故事的進展和人物合乎常理的舉動。[詳細]
《莫道君行早》是歐陽黔森將既往創作中地方性敘事、傳奇性敘事與地質知識性敘事等藝術經驗熔鑄一爐、綜合運用的新嘗試。憑著對武陵山脈、烏蒙山脈的獨特地域書寫而成名的歐陽黔森,深諳地方性敘事對一個作家創作的意義。新作中的地方元素并非意在風景展覽或獵奇裝飾,而是作為人物塑造的大背景與敘事的潛在推手而存在。作者對武陵山腹地“美麗但極度貧困”的揭示,對黔地農民狹隘狡黠又堅韌實干的描寫以及引述方志對此地丹砂文化、佛道文化、儺戲文化的介紹,不僅為小說鍍上濃厚的地方色彩,更暗含了精準扶貧、開發鄉村旅游等情節設定的底層邏輯。[詳細]
《莫道君行早》總是善于從平淡處給我們以驚奇,從簡單處給我們以繁復,從質樸處給我們以華貴。小說在中國當下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成功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異、可知可感、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自縣到村,從極富遠見的官員到認識有限的村民,雖然思考的角度有別,追求的目的有異,但殊途必定同歸,步調必須一致。時勢造英雄,作為村委主任的麻青蒿必然成為不斷制造矛盾,又妥善解決矛盾的關鍵人物。他的言行舉止貫穿小說的始終,所有的故事情節拓展,與所有的布局謀篇考慮,都更多地交織在他的身上,他是作家盼舊農村改變,為新農村欣喜的出色的代言人。[詳細]
[中國作家協會“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啟動
] 7月31日,中國作家協會“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在湖南益陽啟動。活動現場,鐵凝、張宏森、楊浩東、彭玻、瞿海與32家共同發起單位啟動“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李敬澤與發起單位簽署合作議定書,發布第一批入選項目名單。中國作協黨組書記處同志向第一批項目入選單位代表頒發出版標志。
[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聯席會議座談會在益陽舉行] 7月31日,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聯席會議座談會舉行。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張宏森,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出席并講話。會議由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施戰軍主持。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何向陽、副主任李朝全,全國32家重點文藝類出版社、文學期刊負責人,中國作協各報刊社網負責人參加會議。
[攀登新時代文學高峰,出版人與期刊主編出謀劃策!] 在現代傳播格局中,文學真的沒有競爭力了嗎?作家資源和編輯人才如何培養與尋找?文學面臨全新定位,行業生態是否遭遇洗牌?針對這些話題,全國32家重點文藝類出版社、文學期刊負責人建言獻策,在依據自身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探討新時代文學攀登的方向與現實意義,同時表達希冀與展望,為新時代文化版圖耕耘文學的遼闊沃野。
與中國作協其他推動出優秀作品的工程不同,“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不是直接面向作家的,而是與全國重點文藝出版社、文學期刊以及中圖公司達成合作,為文學創作、出版、傳播搭建平臺,形成合力,助推精品力作。客觀地說,作品質量的提高,不僅僅是作家藝術家的事情,也需要社會環境的方方面面和文藝生產各環節的共同努力。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我深知,有沒有質量意識、能不能切實做到“十年磨一劍”,一方面固然同作家自身的信念和修為有關,另一方面,也取決于社會文化的環境和條件……
當我們回顧新時期文學的成就的時候,恐怕不能否認,老一輩編輯家們精益求精的精神起了重要作用。我們現在是否應該思考一下,怎么能夠從體制機制上培養和鼓勵像章仲鍔、崔道怡這樣的編輯家?或者說,我們怎樣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逐步調整和發展出一套更合理更有效的機制,使得文藝生產的各個環節都能夠堅持質量導向,把出精品放在第一位、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
[詳細]
[“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系列談之一:各方聯動推精品 形成合力攀高峰] 新時代新征程,為中國文學提高作品質量、攀登文藝高峰設定了新語境、提出了新要求……
[“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系列談之二:彰顯新時代文學價值與尊嚴的重大文學行動] 一部文學史,就是文學不斷發展創新的歷史。隨著時代發展突飛猛進,文藝體制機制不斷變化……
[“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系列談之三:多方聯合搭建 文學精品的傳播平臺] 今天的媒介環境正在不斷更新迭代,深刻影響著我們的文學生產,全方位介入著我們的文學生活……
[文學界出版界熱議“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之一:讓新時代文學的沃野結出累累碩果] 充分發揮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為文學精品的產生賦能,推動文學精品的傳播和轉化,有力彰顯新時代文學的價值……
[文學界出版界熱議“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之二:對長篇小說創作的扶持正當其時
] 原創文學尤其是長篇小說力作的推出,需要作家和出版者共同經過漫長的艱苦努力,“攀登”一詞很精準……
[文學界出版界熱議“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之三:整合優勢資源 助推精品力作
] 攀登計劃以扎實有效的舉措推動新時代文學從“高原”走向“高峰”,受到文學界、出版界的熱忱歡迎……
[文學界出版界持續關注“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 大家表示,“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集中優勢資源,全過程扶持優秀作品的成長,為文學精品的產生加壓賦能,力推文學從“高原”邁向“高峰”,是中國作協積極應對新媒體環境挑戰、勇攀新時代文學高峰的重大文學舉措。波瀾壯闊的社會生活為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新鮮題材,也為文學出版提供了豐厚的資源,文學界、出版界要積極回應時代要求,勇于面對挑戰,不負讀者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