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2022年意大利斯特雷加文學獎:我們時代的創傷
入圍作品展示 羅馬時間2022年7月7日晚,第七十六屆意大利斯特雷加文學大獎落下帷幕。
關鍵詞:  斯特雷加2022-09-09
-
2022布克獎發布短名單,有史以來最年長作者入圍
當地時間9月6日,2022布克獎發布短名單。
關鍵詞:  布克獎2022-09-08
-
金玉人生
嚴紹璗 2022年8月6日中午,嚴紹璗先生于北京逝世,享年82歲。
關鍵詞:  嚴紹璗2022-09-07
-
非洲(裔)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演說的互文性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 1986年,首位非洲黑人作家、尼日利亞的沃萊·索因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兩年后的1988年,諾貝爾文學獎再次頒發給非洲埃及作家納吉布·馬哈福茲;這標志著瑞典學院以往在評諾獎時的歐洲中心觀點發生了決定性的轉變,他們關注到了非洲和非洲的移民文學。
2022-09-07
-
淺田次郎:宇宙洪荒
淺田次郎 執筆近代中國為舞臺的小說已是第16卷。
2022-09-06
-
“中拉文明對話”系列叢書:講述中拉人民人文交流的故事
9月1日,在第五屆“中拉文明對話論壇”上,中國外文局朝華出版社發布了“中拉文明對話”系列叢書的最新成果:江蘇省對外人文交流研究叢書《新時代對外話語體系構建——江蘇實踐篇》和常州大學西葡拉美譯叢《西屬美洲的中國元素: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印記》兩部著作。
2022-09-02
-
六十年后回溯拉美“文學爆炸”
我想圍繞三個角度分析《從馬爾克斯到略薩:回溯“文學爆炸”》這本書。
關鍵詞:  文學爆炸2022-09-01
-
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首輯五部作品正式推出
2021年,坦桑尼亞裔英國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因“對殖民主義文學的影響,以及對身處于不同文化夾縫中的難民處境毫不妥協且富有同情心的洞察”而獲諾貝爾文學獎。
2022-08-26
-
昆德拉專家弗朗索瓦·里卡爾去世
加拿大作家、麥吉爾大學教授、昆德拉的好友和著名昆學家弗朗索瓦 · 里卡爾(Fran?ois Ricard)2月17日在蒙特利爾去世,享壽七十四歲。
2022-08-25
-
諾獎得主古爾納中譯本出版:記憶、身份認同,以及愛與軟弱
8月24日下午,上海譯文出版社舉辦了“2021年諾獎作家古爾納作品集出版線上發布會”,宣布于25日正式推出古爾納10部小說中譯本的第一輯。
關鍵詞:  古爾納2022-08-25
-
小說新作即將上市,《紐約人》發表麥克尤恩《上課》節選
8月8日的美刊《紐約人》發表了伊恩·麥克尤恩(Ian McE?wan)的短篇小說《二重奏》(A Duet)。
關鍵詞:  伊恩·麥克尤恩2022-08-23
-
聯合國難民署主題書展:“書寫難民,也由難民書寫”
書展現場 8月19日,世界人道主義日當天,聯合國難民署(UNHCR)難民主題書展“流動的世界,不變的家”在PAGEONE書店北京坊店舉行。
關鍵詞:  聯合國難民署2022-08-22
-
寫下浪尖就是寫下整個大海
作家辛格 主題:軟弱的力量:那些耳熟能詳的“傻瓜” 時間:2022年7月30日 地點:單身空間·大悅城店 嘉賓:周愷 作家 阿乙 作家 全勇先 詩人、作家、編劇 主持:楚塵 出版人 余華說《傻瓜吉姆佩爾》是震撼靈魂的杰作 楚塵:傻瓜形象在文學作品中是很多的,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寫傻瓜的作家叫辛格,傻瓜叫吉姆佩爾。
關鍵詞:  《傻瓜吉姆佩爾》2022-08-22
-
旅法詩人張如凌:中法詩歌交流何以扣人心扉?
“2022中國當代詩歌朗誦會”近日在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舉行,受到中法兩國文化界矚目。
關鍵詞:  張如凌2022-08-19
-
諾獎得主古爾納中文版發布:離散者與異鄉人的世界
8月17日晚,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Abdulrazak Gurnah)中文簡體版的首輯5部作品在抖音東方甄選直播間發布。
關鍵詞:  古爾納2022-08-19
-
中國作家徐風《忘記我》荷語版在布魯塞爾發布
中國駐比利時大使曹忠明(右二)、比中經貿委員會主席德威特(左一)、《忘記我》荷語版譯者漢娜(左二)和錢秀玲侄孫錢為強(右一)為新書發行剪彩。
-
韓國“中國文學讀者俱樂部”舉辦首場活動
2022年是中韓建交30周年,也是“中韓文化交流年”。
關鍵詞:  關仁山韓國“中國文學讀者俱樂部”《金谷銀山》2022-08-17
-
六十年后,拉美“文學繁榮”再回首
“拉美”、“文學”和“爆炸”這三個詞搭在一起,實在是富有張力的組合。
2022-08-16
-
作家拉什迪遇襲:情況不樂觀,仍靠呼吸機維持生命
當地時間8月12日上午,著名作家薩爾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在美國紐約州西部演講時遇襲,隨即被直升機送往賓夕法尼亞州伊利附近的一家醫院,于下午接受了幾個小時的手術。
關鍵詞:  薩爾曼·拉什迪2022-08-15
-
孫新堂:《路燈》照亮中拉文學交流之路
隨著中拉文學交流的日益密切,越來越多的拉美作家、學者成為中國文學的忠實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