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聚焦2016全國兩會 >> 正文
光明網北京3月9日電(記者 袁晴)劇本是一部影視作品的創作基礎,是“設計圖”,編劇對劇本的處理能力對影視作品的影響至關重要。對劇本是堅持原創還是注重改編?原創編劇的利益該如何保護?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王興東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改編是在別人的基礎上進行發揮,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把別人做好的毛衣拆了重織一遍。而原創是發現和發明,需要付出艱苦的代價。原創是從生活中發現和感受提煉進而進行創作。王興東強調,原創需要付出的“成本”很高,他本人非常提倡和鼓勵原創劇本,一直在不斷呼吁通過法律來保護原創編劇的合法權益。
《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里要求把創新精神貫穿創作生產全過程。提高文藝原創能力,在探索中突破超越,在融合中出新出彩,著力增強文藝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原創是文藝作品的源頭,必須加強固本的能力。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傳播模式的變化,近年來一批依托于網絡作家的網絡劇開始興起,但是網絡劇紅火的背后卻暴露出很多網絡劇本創作良莠不齊的問題。網絡劇的興起給傳統原創編劇帶來的是壓力還是動力?對此,王興東委員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劇本的創作必須要有生活體驗,必須要依托于生活。對網絡上出現的抄寫剽竊他人作品進行改編的行為和出現的東拼西湊亂寫的質量不高的劇本,王興東委員表示不足為奇。他說,網絡作為新興的傳播媒體,已經培育了很多的網絡觀眾和粉絲,所以不管什么樣的作品都有一定的受眾基礎。但是,對于一些優秀的網絡原創王興東委員也表示了肯定。他舉例說,作品《匆匆那年》的作者寫的是自己青春少女生活,這是真情實感的發揮,拍成電影自然很受歡迎。
作家是否有真情實感、題材是否前所未有、內容和形式是否統一這是藝術的三個標準。符合這幾個標準的網劇照樣是一種非常好的新興的形式,王興東委員說對于一些優秀的網絡原創作品他并不反對。
對于影視作品中的“重導演、寵明星、輕編劇”的現象,王興東委員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王興東委員說,編劇就是打井人,因此飲水要思源,行業要懂得反哺,要加強對原創編劇的尊重,對原創的尊重標志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只有尊重原創,文藝才能繁榮起來,原創才能繁榮起來。只有切實保障原創權益,才能形成以創新創作為榮的良好氛圍。
在國內影視產業轟轟烈烈求發展之際,在國產大片云集急需要創意劇作之時,如何幫助編劇擺脫權益的困境,不僅事關編劇這一群體的利益,更是從源頭保證中國影視產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