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聚焦2016全國兩會 >> 正文

    十個要點讓你看懂政協首場發布會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6年03月02日23:56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3月2日電 (潘旭海)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將于明天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今天下午3點,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一樓新聞發布廳舉行。86分鐘里,發言人王國慶回答了17位記者的提問,涉及政協工作本身,也涉及“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國2015年經濟增速、醫療改革、一帶一路、精準扶貧、一國兩制等多個熱點問題。人民網編輯梳理出本場發布會的十個關鍵詞,讓您一目了然。

      【政協履職】政協委員履職工作規則兩會后發布

      記者提問:剛剛過去的地方“兩會”我們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很多政協委員履職過程中呈現出“一冷一熱”,有些委員幾年不參會也沒有提案,但有些委員為了爭取發言機會有的寫口號,有的打標語。在冷熱之間,我們注意到在3天前規范政協委員履職的一個規定已經在常委會通過,是不是意味著全國政協對委員履職真正的含金量會有一個科學評價?什么樣的委員不及格,發言人能不能描述一下。

      王國慶:謝謝媒體朋友關注委員履職,包括對我本人的監督。全國政協歷來重視自身隊伍建設,包括委員履職能力建設,在加強和改進學習培訓的同時,也注重制度建設,推進委員履職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去年全國政協制定和修訂了委員履職、專委會工作、提案辦理協商、委員視察、專題調研和反映社情民意等十項制度。

      你提到剛剛閉幕的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已經審議通過了《全國委員會委員履職工作規則(試行)》,規則中對委員履職的內容、履職的方式、履職保障、履職管理都作出了規定。這個文件“兩會”后就會公布,我想等這個文件公布的時候,可以請我們新聞局再安排一次請有關負責同志解讀一下文件,這個問題可以說的更明確。

      全國政協強調政協委員應該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而且更應該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必須時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強烈的委員意識和良好的精神風貌認真履職、扎實工作。在這一點上,我們誠懇地歡迎記者朋友和廣大人民群眾監督。

      【經濟增速】中國經濟仍將保持中高速增長

      記者提問:2015年我國GDP增長6.9%,經濟增速放緩,2016年我國是否有能力也有條件保持經濟的中高速增長?在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中,全國政協委員又有怎樣的作為?對當前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又有哪些好的建議?我們想聽聽您的觀點,謝謝。

      王國慶:關于中國經濟是否能保持中高速增長,我給出的答案就兩個字“肯定”。去年我國經濟增速盡管有所放緩,但是放在全球這個坐標系上看,可能用“鶴立雞群”很恰當,而且總體“氣質”仍然很好。6.9%無論從速度上還是從增量、質量上都是可圈可點的。況且今年首月經濟核心數據已經釋放出積極的信號,已經透出了暖意。

      所以說盡管面對異常復雜的世界經濟形勢,我們對中國經濟是充滿信心的。這是因為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這個基本特質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這“四個沒有變”很說明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當中很多這方面的專家,如果你去采訪他們的話,他們對這一問肯定會有更專業、更具體、更詳細的有見地的回答。關于政協委員在這方面的作為,十二屆三次會議以來,全國政協主動適應新常態,加強了對經濟領域綜合性、全局性、戰略性問題的關注,各專委會組織委員進行了深入調研,形成了一批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和信息,及時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完善宏觀調控建言獻策。

      2016年,全國政協將進一步聚焦經濟發展,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今年將每季度舉辦一次,比去年增加兩次。委員們還將圍繞著“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優化金融服務、支持創業創新”等專題開展深入的調研并提出意見、建議。

      【“十三五”規劃】會考慮港澳因素及其發展需要

      記者提問:今年全國兩會將審查和討論“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這是社會關注的熱點。政協是一個參政議政的機構,在“十三五”規劃綱要制定過程當中,政協是如何建言獻策的?

      王國慶:制定“十三五”規劃是去年黨和國家的重點工作,也是政協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一個主攻方向。為此去年全國政協圍繞“十三五”規劃建言獻策召開了兩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開了56次專題視察調研和協商議政活動,提交了363件相關提案,收集報送相關信息545篇。剛才提到在2次議政性常委會上大會和小組發言達到366人次。旁聽大會發言和分組討論的國務院“十三五”規劃綱要起草小組同志確實帶回去不少真知灼見和高招、實招。按照這次大會議程,我們還積極安排3次小組和聯組討論“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討論當中委員肯定還有很精彩的發言。歡迎記者朋友屆時到各小組會去采訪,并作充分報道。謝謝。

      2016年,全國政協將進一步聚焦經濟發展,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今年將每季度舉辦一次,比去年增加兩次。委員們還將圍繞著“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優化金融服務、支持創業創新”等專題開展深入的調研并提出意見、建議。你問的第三問,關于供給側改革的問題,這是一個很專的問題,也是很大的課題。3月6日下午三點,我們在這里專門安排一場記者會,有這方面的委員專家和大家深入討論這一話題,你一定參加。

      記者提問:國家層面的“十三五”規劃馬上公布,香港很多市民眼見內地城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心里感到很著急,請問發言人“十三五”期間中央政府將采取哪些具體措施支持內地和香港的合作?謝謝。

      王國慶:“十三五”規劃主要是內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但是一定會考慮港澳因素及其發展需要。中共中央已經提出“十三五”規劃的建議,里面明確指出要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這凸顯了中央政府在謀劃國家整體發展布局時對港澳的高度重視和熱切期待。

      今后,中央政府將一如既往地支持港澳地區發揮優勢,參與國家建設。港澳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也要齊心協力,鞏固原有優勢、開發新優勢,注意做好與國家戰略的對接,找到“國家所需、港澳所長”的交匯點。謝謝。

      【醫療改革】醫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記者提問:中國的醫藥衛生改革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了。作為普通百姓還是不敢生病,好像獲得感沒有那么強烈。作為全國政協在推動醫藥衛生改革方面有哪些想法?

      王國慶:你提了一個公眾很關心的問題,我們梳理這次新聞發布會問題的時候發現這個問題是大家很關注的問題。我國的新醫改從2009年啟動以來,從中央到地方下了很大功夫,也做了不少探索,也應該說有了很多實實在在的進展。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21次會議強調,要把是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作為改革成效的評價標準。我認為,按照這個評價標準,我國的醫改確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們必須看到,醫改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在世界各國都是個大難題,更何況在一個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近年來,全國政協始終高度關注醫改的推進,我們每年都有醫改相關的調研考察、雙周協商座談,今年全國政協已經將“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列為重點協商議題。

      去年年底的第38次主席會議上已經將就做好這次專題調研,開好這次專題協商會做出了具體部署。今年將有3位副主席分別帶隊到全國各地,深入到醫藥衛生一線和廣大公眾當中進行深入調研。要摸實情、聽呼聲,為我國的醫改深入推進謀實策、出實招。大家可能注意到,我們有一路人馬由韓啟德副主席帶隊已經在福建、安徽進行調研,這個調研還在繼續。這個話題是個大話題,里面要討論的內容很多。我想我們調研完了以后對這個問題可能有更多更有說服力的說法。

      【南海問題】南海應該成為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合作之海

      記者提問:美國等西方國家不斷指責中國在南海地區實施軍事化,指責中國的行為影響南海地區的航行自由,甚至有美國軍方人士指責中國在東亞謀求霸權,請問發言人您怎么看待這一問題?謝謝。

      王國慶:南海問題外交部和國防部的發言人已經多次表態,全國政協完全支持他們所表述的立場。全國政協委員當中有不少常年在涉外領域工作的同志,也有很多這方面的專家學者。對這個問題我們是有共識的。南海應該成為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合作之海,南海問題不應該成為個別國家用來遏制中國發展的借口和工具,這一點是很明確的。謝謝。

      【人才流動】應該為人才流動喝彩

      記者提問:近年來,我們留意到時常可以聽到關于公務員、法官、國企、金融機構的高管以及媒體人士離職的消息,請問發言人您怎么看待這種“離職潮”的現象?

      王國慶:我注意到有些媒體報道個別現象的時候喜歡用“離職潮”這三個字,我不太贊同。我覺得沒有成“潮”,只是一種辭職現象,我想應該從兩方面看,一方面這反映了新時期人才流動的一個新特點,我覺得我們應該為人才流動喝彩,這是好事。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打破體制壁壘、掃除身份障礙,讓人人都有成長成才、脫穎而出的通道,讓各類人才都有施展才華的更廣闊天地。一個真正的世界強國一定是人才自由流動的國家。這幾年來社會鼓勵創業的氣氛越來越濃,創業創新蔚然成風,這有利于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社會的健康發展。當然從另一方面看,各類用人單位要真正樹立重視人才的觀念,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

      改革中要注重創造有利于人才成長和施展才華的環境,為事業健康長遠發展要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因為社會人才總是有限的,所以其實一方面要鼓勵流動,另一方面要想辦法留住,這兩邊都要把握好,這應該是一個健康的人才觀。謝謝。

      【高壓反腐】反腐要準確判斷形勢、利劍高懸

      記者提問:黨中央強調反腐敗斗爭的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反腐仍要保持高壓。俞正聲主席強調要最大限度的凝聚反腐的共識。請問在對反腐保持高壓的態勢上政協委員有什么建議?

      王國慶:人民政協堅決擁護中共中央對當前反腐敗形勢作出的判斷、決策和部署。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結束以后,俞正聲主席即主持召開全國政協黨組會議,就進一步推進政協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進行部署。在反腐敗問題上,委員們認為要準確判斷形勢,不動搖、不松勁,利劍高懸,持續保持遏制腐敗的高壓態勢,讓正風反腐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不斷增強對黨的信心、信任和信賴。

      【精準扶貧】決不能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

      記者提問:去年年底中央召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提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我們注意到一些地區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他們的經濟社會發展嚴重滯后于其他地區,對于這些地區的脫貧全國政協能夠發揮哪些作用?

      王國慶:確實有些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當中的“短板”。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強調,全面實現小康,決不能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全國政協對加快民族地區的發展高度重視,委員中有這樣一句話:對民族貧困地區要“高看一眼、要厚愛一分”。

      說到這兒我又要講故事。不知道是否各位聽說過“包蟲病”?這是一種在我國部分高寒、干旱、少雨農牧區比較常見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因為患病感染率、致死率都比較高,所以被稱作為“蟲癌”。這種病也成為制約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有一些家庭因為有人患了這種病而致貧、返貧。去年全國政協就包蟲病防治組織委員到青海、四川、新疆、寧夏四個省區進行調研。

      委員們深入到牧區,和牧民同吃同飲,到家里、到醫院看望病人,當地的干部群眾都十分感動。只有這種深入的調研,所以他們能摸到實實在在的情況。調研回來以后提出的意見建議為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國家衛計委、科技部已將包蟲病防治列入國家重大計劃,并啟動包蟲病綜合防治試點工作。這說明,人民政協在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面大有可為。

      今年全國政協將組織好“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高扶貧實效”專題議政性常委會,重點就推進精準扶貧決策的貫徹落實、武陵山片區精準扶貧、加強草原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民族地區綠色發展等問題開展調研,為破解“瓶頸”,補齊短板,獻計出力。謝謝。

      【治理霧霾】鐵腕治污既要緊迫更要理性和耐心

      記者提問:官方數據顯示2015年空氣質量好于往年,但很多人發現生活當中可能沒有很明顯的感受到空氣質量的顯著改善,尤其是北京,連續兩次發布了空氣重度污染的紅色預警。請問發言人霧霾治理何時才能取得實質性的成效?謝謝。

      王國慶:確實,我們在座各位對霧霾天氣都非常敏感。剛才你提到有統計數據,但是沒有感受到空氣質量有明顯的改善。我想說統計數據確實告訴我們總體情況是在向好的方向變化。以北京為例,2015年北京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2014年增加了14天,重污染天數較上一年減少了1天。

      為什么大家感覺統計數據和我們的感受有反差?為這個問題我請教了權威人士,他給我算了一下賬我才明白,他告訴我去年前10個月情況不錯,達標天數同上一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1天。可是后兩個月情況就糟糕了,后兩個月同比減少了17天。一增一減全年就14天了。在年底北京兩次啟動紅色預警,人們的感受可想而知了。在這兒我們還要非常客觀的說,中國在治理霧霾方面已經做了很多,但是需要做的更多。

      空氣污染問題的本質我想是個發展問題,所以說鐵腕治污,既要有火燒眉毛的緊迫感,更要有“積跬步,至千里”的理性和耐心。因為污染不是一天形成的,治理也不可能一下子見成效。治理霧霾是一場持久戰,更是一場人民戰爭。

      治理霧霾還是強調要在三個層面上共同發力:一是從政府層面,在政策導向上要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要轉變發展方式;企業層面,在生產當中,要堅持文明、環境友好型生產,轉變生產方式;公眾層面,要提倡低碳生活、綠色出行,轉變生活方式。相信經過全社會共同的不懈努力,“白天藍天白云,夜晚繁星閃爍”的常態化不會遙遠。

      【民營經濟】提振民企發展信心需著力引導轉型發展及營造良好環境

      記者提問:現在全球經濟都持續低迷,我國的經濟下行壓力依然比較大,民營企業面臨很多挑戰和困難,請問如何幫助企業提振信心,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謝謝。

      王國慶:民營經濟是我們國家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經濟能否健康發展直接關系到我國經濟能否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急流漩渦中保持中高速增長。全國政協聚集了不少民營企業家委員,民營企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當然經常被委員們在議政時聚焦。

      在去年11月的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上,委員們學習討論“十三五”規劃綱要的《建議》時,就有不少與民營經濟相關的話題。有的委員認為,提振民營企業家發展的信心要從兩方面著力。一方面,引導轉型發展,要加快技術、產品、業態等創新,把發展的重心放到質量和效益上來。

      引導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國家“十三五”期間實施的工業強基工程、“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計劃,不斷提高發展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要營造良好的環境,依法保護企業家財產權和創新收益。搭建深入了解、及時反映和促進解決民營企業發展中面臨突出問題的平臺,推動形成有利于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