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信息 >> 大事記 >> 正文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揭曉 第二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頒獎典禮10月10日在京舉行。多部科普圖書和科普影視動漫作品獲獎。老多著、科學出版社出版的《貪玩的人類》,歐陽自遠主編、貴州出版集團出版的《睜大眼睛看地球》,楊利偉著,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天地九重》,袁清林主編、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的《奇妙的大自然叢書》等27種科普圖書作品榮獲優秀獎。同時,此次參評科普影視動漫類的作品272件,其中科普影視作品206件,科普動漫作品66件。北京科影音像出版社制作的《變暖的地球》,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制作的《喜洋洋與灰太狼之給快樂加油》等12件(影視10件,動漫2件)作品榮獲優秀獎。
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瑞典文學院于10月11日宣布,將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中國作家莫言。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彼得·恩隆德當天中午在瑞典文學院會議廳先后用瑞典語和英語宣布了獲獎者姓名。他說,中國作家莫言的“魔幻現實主義融合了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瑞典文學院當天在一份新聞公報中說:“從歷史和社會的視角,莫言用現實和夢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創造了一個令人聯想的感觀世界。”
“文化自覺與中國想象力”學術論壇在京舉行 10月13、1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在京召開了以“文化自覺與中國想象力”為主題的學術論壇,論壇由文學所“中國文學現狀與文化發展創新工程”舉辦,由首席研究員高建平、白燁共同主持,所長陸建德、以及庹祖海、汪暉、孟繁華、賀紹俊、金元浦、王一川等來自文化部、全國各高校和研究機構的50余名專家學者,及文學所“創新工程”執行研究員等出席了會議。論壇分別就“文化自覺”與“中國想象力”進行了分組討論,與會成員從自己的研究領域出發,從不同角度進行了闡發和評述。
王辛笛百年誕辰紀念座談會在京召開 “九葉詩派”是20世紀40年代中國新詩的一座高峰,而王辛笛是其中的一個重要代表人物。10月16日,王辛笛百年誕辰紀念座談會暨創作生平展覽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會議期間,“王辛笛創作生平展覽”在中國現代文學館同時舉行。展覽以豐富的圖片、作家手稿、書信等珍貴的文物文獻,詳實生動地展示了王辛笛的生平創作與文學交往。據悉,王辛笛去世后,他的子女遵照老人生前遺愿,把17000多件珍貴的文物文獻無償捐贈給了中國現代文學館。在此次展覽中,很多文物是第一次展出,較為全面地反映了王辛笛的創作實績。
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雙年會召開 10月23日,由湖北省作家協會、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女性文學委員會主辦的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第十二屆雙年會在武漢召開。來自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余名海外華文女作家及2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徐魯、朱虹、張洪波、吳玲瑤、白舒榮、方向真、尤今、張翎、嚴歌苓等先后發表主題演講,并就“自媒體時代的女性文學創作”及“換位思考——海外華文女作家和世界文學”等話題進行了分組討論。在“跨文化背景與華文女性寫作”論壇版塊中陳美蘭、嚴歌苓、喬以鋼、張翎、何向陽、陳若曦、林丹婭、尤今、蔚藍、施叔青等嘉賓發表了精彩的主題演講,并與現場嘉賓及媒體記者進行了對話交流。
高曉聲文學研究會成立 10月28日,高曉聲文學研究會在江蘇省常州市成立。來自京、滬、寧等地的作家、學者,以及文化界人士近百人與會。高曉聲文學研究會,是繼汪曾祺、陸文夫之后,江蘇省第三次為當代作家個人建立研究會。經過一年多的籌備,在各方關心和支持下,最終由常州工學院、江蘇九洲投資集團發起成立。在研究會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上,江蘇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主席范小青等5位同志被推舉為名譽主席。
林斤瀾短篇小說獎頒獎 10月29日,由人民文學雜志社、溫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屆“林斤瀾短篇小說獎”頒獎典禮在溫州舉行。鄧一光、劉慶邦獲得“杰出作家獎”,張楚、阿乙、蔣一談獲得“優秀作家獎”。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李敬澤,《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溫州市市委副書記王昌榮,作家曹文軒、劉震云、麥家、劉醒龍等及林斤瀾先生的親屬參加了頒獎典禮。活動期間還舉行了以“短篇小說:必要與可能”為主題的論壇。
中國散文學會換屆 10月29日,中國散文學會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散文作家代表及有關人士百余人參加了會議。中國散文學會第二屆理事會常務副會長周明就學會過去10年來的工作進行了回顧與總結。代表們審議并通過了《中國散文學會章程》,選舉產生了中國散文學會新一屆領導班子。王巨才當選為中國散文學會第三屆理事會會長,馬力、王彬、葉梅、紅孩、劉兆林、李曉虹、陳奕純、周振華、鄭彥英、趙麗宏、姜琍敏、賈平凹、徐迅、韓小蕙當選為副會長,王彬兼任秘書長。同時,學會還聘任袁鷹、鄧友梅、閻綱、從維熙等15人擔任顧問,聘任林非、周明、石英、吳泰昌、王宗仁擔任名譽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