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信息 >> 大事記 >> 正文

    2005年中國文壇大事記(九月)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12月22日09:54 來源:白燁 何鵬

      “甘肅小說八駿”引起文壇矚目。9月9日,由甘肅省文聯、《上海文學》雜志社、甘肅省文學院、《當代作家評論》雜志社與本報聯合舉辦的“甘肅文學論壇小說八駿上海之旅”活動在滬舉行。此屆論壇,以甘肅“小說八駿”王新軍、張存學、雪漠、閻強國、馬步升、葉舟、史生榮、和軍校等8位“60后”作家的中短篇小說為主題,對甘肅小說、西部小說現狀進行研討。研討會上,張健、王安憶等中國作協和上海作協領導及雷達、閻晶明、李建軍、王鴻生、張新穎等來自北京、上海等地的近20位評論家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與會者們指出,以甘肅“小說八駿”為代表的西部作家,長期耕耘在西部的土地上,他們的寫作相對來說比較冷靜、不浮躁,深厚而不媚俗,多樣化而不輕浮,有著強烈的人文關懷、悲天憫人的情懷,特別是游牧文明以及少數民族文化的滲入,使得作品有著獨特的特色。甘肅作家在表現出對本土的關懷的同時,也表現出與世界同步的精神吁求。

      中國社科院紀念馮至誕辰百年。 北京文學界、翻譯界、教育界人士9月15日聚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用詩文朗誦、音樂演出、學術研討等形式,紀念詩人、學者、翻譯家和教育家馮至誕辰一百周年。

      馮至1905年9月17日生于河北涿州。他早年就讀于北京大學德文系,后赴德國海德堡大學留學,獲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后,他先后任教于同濟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和北京大學。新中國成立后,他任北京大學教授、西語系主任。1955年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1964年,他受命創建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任所長。1982年起任名譽所長,直至1992年逝世。

      與會人士表示,馮至是“五四”新文學運動的直接參與者和成就斐然的作家。20世紀20年代,他以詩集《昨日之歌》《北游》享譽一時,被魯迅稱為“中國最杰出的抒情詩人”。40年代,他創作的《十四行集》在中國新詩寫作中開創新體,影響深遠。他還是公認的杜甫專家,所著《杜甫》至今為學界據為典要。他一生翻譯了大量德國文學作品,態度嚴謹,文字傳神,如海涅的《哈爾茨山游記》《一個冬天的童話》,里爾克的《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歌德的詩歌以及《威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等,為幾代讀者喜愛。作為杰出的教育家,他造就和培養了一大批外國文學,尤其是德語文學研究和翻譯的人才。

      《北京文學》創刊55周年。9月18日,《北京文學》創刊55周年大會在燕京飯店隆重舉行。在京的著名作家、雜志社、出版社負責人、有關領導以及曾在《北京文學》工作過的老同志200余人歡聚一堂,共同回顧了55年來文學走過的光輝歷史。一起見證了新世紀第二屆《北京文學》獎頒獎時刻。王蒙、鐵凝、潘軍、葉廣岑等14位榮獲中短篇小說和報告文學獎的作家,分別領走了獎牌、證書和獎金。同時,由同心出版社出版的具有收藏價值和可讀性的《北京文學》55年典藏系列暨紀念畫冊同時首發。沒有影視明星頒獎的紅地毯,有的是著作等身的影響力;沒有耀眼的鎂光燈,卻有王蒙、林斤讕、鄧友梅、陳建功、鐵凝、史鐵生等一干著名作家集體出場的豪華陣容為整個活動增添了權威性和文學品級。

      此次首發的“《北京文學》55年典藏”系列,收錄了創刊至今在《北京文學》上發表的主要精華之作和產生過重要影響的作品。

      山西“趙樹理文學獎”揭曉。中斷了20年的山西“趙樹理文學獎”再次揭曉。山西省1981年設立該項文學獎,每三年評選一次,1985年首次頒獎之后由于種種原因停辦。今年年初,該獎項恢復評選,參評作品的發表時間限定在2001年至2003年間。成一的《白銀谷》、李銳的《銀城故事》與齊國寶、王鷹的《天地民心》奪得長篇小說獎。王祥夫的《顧長根的最后生活》、高蕓香的《吳成蔭買分》獲得中篇小說獎。

      劉恒、馮小剛等任廣電總局顧問。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劇本中心日前聘請了22位著名編劇、導演分別擔任電影劇本中心的文學顧問和藝術顧問,聘期為2年。此舉旨在更好地配合電影劇本中心的劇本策劃論證,把好電影劇本質量關。受聘文學顧問的有萬方、王興東、劉恒、劉星、劉震云、汪天云、鄒靜之、趙冬苓、海巖、黃丹、韓志君;擔任藝術顧問的有丁蔭楠、田壯壯、馮小剛、吳天明、李少紅、陳國星、張建亞、鄭洞天、黃建新、翟俊杰、滕文驥等。

      中國小說學會第八屆年會舉行。9月22日上午,中國小說學會第八屆年會在大連大學舉行,陳駿濤、湯吉夫、陳應松、雪漠等來自全國各地的近200多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及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本次年會主題為“全球化背景下的新世紀小說”,主要探討在商品和眾多傳媒的挑戰下,中國文學(包括小說)將如何發展。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魏小鵬在開幕式上做了講話。他說,大連近些年來也涌現出一些著名的中青年作家,此次年會在大連舉行將會對大連的藝術生產起到一定推動作用,希望大連的作家利用此次機會向各地的作家學習。

      百位詩人復旦開詩歌派對。9月18日,1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詩人匯聚在復旦大學,展開一個盛大的“詩歌派對”。與此同時,中國百年以來規模最大的學院派詩歌系列《復旦詩派詩歌系列》舉行首發儀式,標志著又一個詩派的誕生。

      復旦詩派不是一個詩歌風格流派,而是一個詩歌群體,是以歷屆復旦詩社成員為基礎的詩人群體。據介紹,作為中國新時期第一個大學生詩社,復旦詩社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就在中國詩壇建立了自己的輝煌。當年復旦詩社編輯的詩集《海星星》曾是八十年代的暢銷書,銷了近十萬冊。作為中國第一本大學生詩集,《海星星》和后來出版的《太陽河》為復旦詩社帶來了經久不息的影響。隨著歲月的推進,一代代的復旦詩社成員在走出校園之后,堅持詩歌創作并自然形成復旦詩派。

      這次,他們第一次以復旦詩派的名義集體亮相,并捧出了十六部詩集著作,以純藝術的詩歌為母校百年華誕祝壽。當天晚上,這些二十多年前的校園詩人們還在復旦舉行了詩歌朗誦會,重溫當年的青蔥歲月。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