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中國網絡作家“走進抗戰歷史”主題活動 >> 正文

    戰爭與偶然無關(最后的衛道者)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7月03日14:35 來源:中國作家網 最后的衛道者

      十五分鐘,十四年,三千萬,三個抽象的數字,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在十天的旅程中被一次次提及。

      七十年前,為了贏得那場亡國滅種的戰爭,我們用了十四年,付出了三千萬人的代價,最終迫使敵人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簽署了自己的名字,數字所代表的含義,是中華民族為取得抗戰勝利所付出漫長代價。簡單的一句話似乎就概括了一場并不久遠但以模糊的戰爭,抽象,單調,看似毫無內涵,可是細細思索,每一個字背后都有著不堪重負的記憶。

      勝利是偶然的嗎?十四年的時間告訴我們,先輩們經歷著怎樣漫長的煉獄,勝利是偶然的嗎?三千萬的生命代價告訴我們為了勝利付出了怎樣巨大的代價,勝利是偶然的嗎?顯然不是,十五分鐘短暫的投降儀式告訴敵人,這是他們為貪婪所付出的必然代價。

      而這也讓我萌生出一個疑問,那些犧牲者,在如此艱苦卓絕的條件下,在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下,到底是什么在支撐著他們,忽視甚至漠視自己的生命的?

      一路走來,每一處的觀察,每一處不為人知的細節的展現,逐漸讓我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在那場挽救民族危亡的危急時刻,能讓他們如此奉獻自己的,除了對侵略者的仇恨,更多的還有對國家,對民族,對這片生養他們土地的熱愛。

      愛國,正是一個在他們看來,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情感,正是這樣一種情感支撐著他們在民族需要他們的時候義無反顧的站了出來,也正是這種情感,才讓他們創造奇跡般地打敗了實力遠超自己的敵人,在危亡中挽救了我們的國家。從這一點說,從他們勇于站出來的那一刻,戰爭的結局就已經注定。

      七十年時間過去了,時光磨平了尖銳的棱角,沖淡了深刻的記憶,模糊了鮮明的情感,也讓我們忘卻了本該記得的東西。

      忽然之間,愛國這種情感被打上了恥辱的烙印,人們羞于提起他,甚至在有的時候,在一些人眼里,只有批評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羞辱他,唾棄他,甚至是仇恨他,才是一種時尚,一種潮流,一種彰顯個性的與眾不同。

      假如,讓時光重塑,讓歷史回到現在,讓那些為了國家和民族的興亡而勇于獻身的烈士們重新站在我們面前,讓他們看到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捍衛的這個國家在我們的眼里,我們的嘴里變的怎樣不堪,怎樣丑陋時,他們又會作何感想?

      寫到這里,我忽然想起《哈利波特》中的一句歌詞,雖然你長滿膿瘡,雖然你又老又丑,可是我們依然愛你!我希望,在這次活動之后,我能有勇氣,敢于喊出,我,愛這個國家!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