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舞臺人物 >> 正文

    郎朗:33歲,我有很多事想做!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6月24日09:43 來源:中國藝術報 張悅

    郎朗近照

      “在古典音樂這個日漸萎縮的市場上,郎朗每場音樂會的聽眾人數都在增加,每一張CD的銷量都比前一張更多,這就是他的非凡之處。 ”郎朗的英國經紀人史蒂夫·阿波特在BBC紀錄片《破釜沉舟:郎朗的故事》中如此評價道。郎朗確實創造了奇跡,他是這個時代仍活躍著的屈指可數的明星鋼琴 家,在紀錄片中,作曲家謝爾蓋·謝爾蓋維奇·普羅科菲耶夫的孫子這樣說道:“我們需要郎朗這樣的人,走出學院、走出傳統框架。感謝郎朗,他的頻繁演出,他 的每一次生機勃勃的亮相,都把古典樂帶到更多人面前。 ”

      事實上,因為演出太多,郎朗被戲稱為“鋼琴發動機” 。即便現在的生活狀態是標準的“空中飛人” ,郎朗也堅持每天練琴兩個小時左右。除此之外,他還定期向世界知名的鋼琴大師學習。在很多人眼中,郎朗簡直是天生的外交家,能夠跟很多大師成為“忘年交” ,他們都愿意將自己的絕技無保留地傳授給郎朗。如郎朗父親所說,“他脾氣好,性格開朗活潑,有本事令這群大師在他面前像小孩子一樣開心,心甘情愿地傾囊相 授而且不取分文。 ”

      如今的郎朗早已不是那個在琴房苦練鋼琴的男孩,他已經成長為“國際鋼琴家” ,更被授予“聯合國和平大使” 。在郎朗美國的家中,掛著一幅特殊的地圖,上面標注著世界頂級的交響樂團、最著名的音樂廳所在地。郎朗常常指著地圖給父親看,說還有哪些西方交響樂團沒有 合作過、哪些音樂廳沒有演出過。

      剛剛過去的6月14日,是郎朗的33歲生日。從29歲開始,郎朗每一年的生日都過得非比尋常,因為每年生日這一天他都會舉辦一場公益音樂會。今年作為聯合國和平使者的郎朗,請來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香港委員會大使——同為雙子座的莫文蔚。

      郎朗說自己一直致力于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提出的“教育第一全球倡議行動” ,提倡為目前全球5700萬失學兒童以及數百萬仍需提高教育質量的兒童提供幫助。他特別為公益音樂會精心準備了曲目:李斯特的《愛之夢》 《古巴舞曲》 ,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和《九月-狩獵之歌》 、肖邦的兩首諧謔曲以及杜鳴心的《珊瑚舞》和《水草舞》 。除了獨奏部分,郎朗還與由多位智障兒童組成的“有一天”合唱團的小朋友們合作表演了《給小孩》 ,郎朗優美的琴聲伴隨著孩子們稚嫩而充滿真摯情感的歌聲,感動了現場所有觀眾。郎朗說他太喜歡這首歌了,腦海里回蕩了好久這首歌的旋律。

      6月15日,剛剛過完生日的郎朗又來到了另一個舞臺,他興奮地宣布——8月28日將在長白山天池畔彈奏。這也是郎朗首次回到吉林老家,首次來到 長白山的天池池畔,郎朗形象地稱此行是“一次尋根之旅” 。而對于聽眾,在長白山的生態之美中,聆聽郎朗的鋼琴演奏,絕對會是一次難得的古典音樂視聽盛宴。郎朗說:“在國內,夏季音樂會沒有形成規模,我作為中國 音樂家感覺有點遺憾。中國有很好的夏季音樂節土壤,卻沒有成規模的夏季音樂節,是因為很多資源都沒有利用。 ”

      郎朗欣然應允首次舉辦的長白山森林音樂節,他渴望去天池畔演奏,“聽說要在瀑布下彈琴,這將是什么感覺?太令人期待了。我曾在黃河邊彈過《黃 河》奏鳴曲,感覺很不一樣。跟大自然碰撞,能激發出許多靈感,也會有很多即興的演奏,這種感覺棒極了!如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 ,如貝多芬的《田園》 ,我相信都是大自然激發的音樂。去年我去薩爾茨堡錄制莫扎特的協奏曲,住在山間的一幢房子里,早晨能夠聽到很多鳥叫聲,我就在想,莫扎特一定受到過這些鳥 叫的啟發,因為鳥的叫聲就是天然的音樂,而且有些還是加了裝飾音的音樂。 ”感性率真的郎朗享受即興演奏的感覺,他也希望這次能夠在天池的瀑布旁演奏一首從沒演奏過的曲目。

      對于剛剛33歲的郎朗來說,還有很多事情想做、要做,他說自己從不懼怕挑戰,而且希望用更多的精力去做慈善音樂會,“這樣一定能夠幫助更多的人。 ”郎朗堅定地說。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