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訪談 >> 作家訪談 >> 正文

    路遙的作品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訪《路遙傳》作者、延安大學文學院院長厚夫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6月16日10:22 來源:深圳特區報 韓文嘉
    厚夫厚夫

      今年初,關于路遙的傳記作品《路遙傳》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受到社會各界熱捧。加之《平凡的世界》電視劇在各大衛視播出,引發了民間的又一輪“路遙熱”。《路遙傳》作者、延安大學文學院院長厚夫日前做客市民文化大講堂,為市民解析路遙的經歷及作品。昨日,他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講述了他對路遙作品價值的認識。

      “我是路遙的追隨者”

      “路遙是我的文學前輩,我是路遙的追隨者。”厚夫如此定義他與路遙之間的關系。他是路遙生前的忘年交、如今的路遙文學館館長以及路遙研究界的權威人士。他用了十年時間,查閱了大量資料,探訪了數十位相關人士,寫成《路遙傳》并于今年出版,忠實再現了路遙的一生。

      《路遙傳》的副標題是“重新開啟平凡的世界”。厚夫表示,他希望以此重新解讀路遙作品中的時代內涵。“路遙至今火過三次,第一次是1982年寫出《人生》,第二次是1988年的《平凡的世界》,第三次就是新世紀以來。路遙從來沒有離去,《人生》與《平凡的世界》依然在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為什么《平凡的世界》能夠長盛不衰,多年來在中國讀者中持續產生影響力?厚夫認為,這是歷史的必然。“就像路遙自己所說,他是一個歷史的書記官,他忠實地記錄下了改革開放以后時代社會的變遷,表達普通人的生活,正是這種扎根現實、反映大眾的作品,能夠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他認為,路遙的作品表現出的一種“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厚夫還表示,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在這里為了理想而奮斗,《平凡的世界》在深圳也特別受歡迎。“奮斗是永恒的主題。每個奮斗的人都需要《平凡的世界》這樣能夠帶來溫暖的作品。”

      他一直堅守現實主義寫作

      在與路遙生前的交往中,厚夫對他的印象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雖然生活清貧,但內心高傲,對自己的寫作充滿自信。在上世紀80年代,現代主義、魔幻現實主義大行其道的中國文壇,路遙仍堅守著在許多人看來顯得落伍的現實主義寫作。在給友人的通信中,路遙寫道:“當別人用西式餐具吃中國這盤菜的時候,我并不為自己仍然拿筷子吃飯而害臊。”

      “他了解這個民族的欣賞習慣,對自己現實主義寫作的價值有清晰的認識。”厚夫告訴記者,路遙并不是不知道當時流行的西方小說流派,他對西方作品非常熟悉,還解析過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但他依然選擇了最平實的表達方式。“路遙有幾篇作品,比如《我與五叔的六次相遇》、《你怎么也想不到》,在寫法上其實都是借鑒了現代主義的技法,非常‘洋氣’的。他并不是不會這樣寫作。”厚夫告訴記者。

      路遙已經離去23年,厚夫認為,當今文壇仍然需要路遙這樣的作家。“在當今的大轉型時代,我們尤為需要路遙這樣的現實主義寫作者來還原這個社會,忠實記錄下時代的脈搏。這也正是《平凡的世界》能夠為這么多代讀者所喜愛的原因。”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