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訪談 >> 作家訪談 >> 正文

    專訪馮唐:我得到的已經很多 再要就是貪婪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6月11日10: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為馮唐在接受采訪圖為馮唐在接受采訪

      中新網北京6月11日電(上官云)作家馮唐,一個不少年輕讀者耳熟能詳的名字,同時擁有“婦科醫生”、“前麥肯錫合伙人”等身份,在網上亦有大批粉絲,更有人評價他的作品“風趣幽默,充滿生命張力”。6月,他推出了自己的第六部小說《女神一號》,并于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馮唐說,自己對作品的期待是能“純文學而又最暢銷”,至于能否拿各類文學獎則不是追求目標,“我得到的已經很多,再要就是貪婪”。

      談文學:“純文學”與“通俗文學”像“醫院”與“SPA”

      從大概十年前起,理科生出身并曾從醫的馮唐開始在國內文壇嶄露頭角。《女神一號》是他創作的第六部小說,以理科生田小明為男主角,講述了他經歷事業成功后的無聊、愛情破滅后的疲憊等種種心態。出場人物并不多,關系簡單明快。

      提起寫作初衷,馮唐感慨地說,作家常常會被一種“不真實”感包圍:有血有肉的存在于世,卻偶爾會覺得世界是“虛”的。于是經常“分裂”著看待自己的馮唐把這種感覺嫁接到《女神一號》男主角田小明身上:一邊正常設計田小明的行為舉止,一邊跳出來進行點評……曾有人因為這種特立獨行的寫作方式將他的作品歸類為“通俗文學”,馮唐卻堅決否認,“我的小說是‘純文學’。”

      何謂“純文學”與“通俗文學”?馮唐打了個很有趣的比方。他說,就好比醫院與“SPA”的差異,“前者是給你治病。從過程來講可能會讓你疼痛不適,但初衷是解決問題;后者只是會讓你覺得緩解、舒適”。

      于是,愿意在“純文學”這個醫院里當大夫的馮唐選擇了《女神一號》的寫法。他沒有像慣常的言情小說那樣,在寫“田小明私奔”的時候使用浪漫唯美的表達方式,而是著重挖掘一個擁有如此教育背景的人為何會用“私奔”這種方式、而接下來又會發生什么,“我真正感興趣的是這些”。

      “從這個角度來說,嚴肅文學可能偏向于‘藝術’,通俗文學更像文化商品。”馮唐說,自己不認為通俗文學比嚴肅文學差,也不認為網絡傳播比紙面傳播低級,只是在文學上追求相對的藝術,“就是要有一些冷僻的聲音,很小但是很珍貴。”

      談文學獎:我得到的已經很多,再要就是貪婪

      無論作品歸屬“純文學”還是“通俗文學”,實事上,差不多從2005年開始,馮唐便將一個又一個獎項收入囊中:既有第三屆“茅臺杯”,人民文學獎中的“優秀散文獎”,又曾當選“年度風尚作家”……當年也曾因此風光一時。不過,面對國內五花八門的文學獎,馮唐似乎并不十分熱衷。

      “給我一個文學獎,我不反對,那是錦上添花的事兒。但沒把這當成我追求的目標。”馮唐總覺得,“評獎”在某種程度上會比較主觀,大多數文學獎只是反映評判者的趣味,但未必能全面反映作品價值,“比如諾貝爾文學獎,我的好幾個‘文學英雄’都沒得過,比如亨利·米勒等等。它只是個規格比較高的文學獎,但不是文學閱讀的唯一趣味指南。”

      從馮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不想因為參與評獎而影響自己的文學觀和寫作的方法論,而是更愿意按照自己的閱讀喜好做事兒。同時,他也感慨地說:“我得到的已經很多,再要就是貪婪,還不如按照自己的想法往下走。”

      “如果設立通俗文學獎項,那么就按照通俗文學的標準進行評判:是否暢銷、是否持續出版時間長;如果評選嚴肅文學獎項,那么就不能一味突出‘銷量’這個要素。”至于文學獎的評審模式問題,馮唐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透露,自己曾經建議一個獎項的組織者,干脆不要采用“一半網友評選、一半專家評審”的模式,索性就敲定幾位專家投票決定,“與其好多事情擰在一起,還不如簡簡單單”。

      (原標題:專訪馮唐:我得到的已經很多 再要就是貪婪)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