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研討 >> 正文

    關注老年人的精神訴求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6月10日09:09 來源:中國作家網 徐 健 趙君竹

      正在央視一套播出的電視劇《空巢姥爺》以寡居多年的退休教授周天啟和住家保姆之間的黃昏戀為主線,講述了老年人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愛情與親 情之間進行權衡和選擇的故事。該劇播出后不僅博得了良好的收視效果,其觸及的社會話題也引發了觀眾的熱議。日前,中國電視藝委會、中央電視臺、中共陜西省 市委宣傳部在京聯合舉行電視劇《空巢姥爺》創作研討會。業內專家圍繞該劇的現實意義和藝術成就進行了深入探討。與會者認為,《空巢姥爺》通過對“時尚老潮 人”周天啟晚年“空巢”生活和情感經歷的展現,折射了當代社會老年人的生活狀態,剖析了在物質生活得到保證的同時,如何滿足老年人精神世界需求的社會問題。

      關注老年人的精神訴求

      中國已進入老年化社會,老年人的幸福感、存在感、價值和尊嚴的把握都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之一。當今時代在經濟、政治、文化、利益格局方面都面 臨著巨大的社會轉型,藝術工作者在表現和把握老年人的思想感情、習慣認知、倫理和風俗上,有著責任和擔當。該劇編劇談韋在介紹主題設置時表示,過去六年, 影視作品很少涉獵老年人婚戀和幸福的相關話題。而現實生活中,老年人往往是不良商業活動欺詐的對象,是宣傳性質的“關愛活動”聚焦的對象,但是老年人的精 神世界、情感需求卻很少成為社會、文藝作品的關注對象。《空巢姥爺》可以說是一部旨在教會年輕人和老年人重新學習溝通、學習愛的作品。

      與會專家表示,該劇的突破點之一,正是及時關注并集中體現了老年人在當今社會所面臨的問題,直擊老年人在感情生活中的無奈和惆悵,用現實主義的 手法表現了老年人對精神世界的追求,并為年輕人在如何對待老人的問題上提出了新的思考角度。文藝評論家李準認為,老年人主動地追求自己的情感夢想,作為一 個社會課題提出來,本身就是時代發展和社會意識進步的標志。關注男女情感的問題,是提高老年人生命質量的重要方面。《人民日報》文藝部主任劉玉琴認為,該 劇表現的是高級知識分子階層的老年人對幸福、存在感、價值觀的訴求,生動反映了社會對這些訴求的包容與支持。中央電視臺電視劇管理中心項目部副主任張潔表 示,和多數悲觀且悲憫地表現老年人生存環境及生存狀況的電視劇不同,《空巢老人》用幽默喜感的方式提出了老年人的夢想,展現了老年人的快樂方式,用年輕人 的精神和生活態度張揚了老年人的個性。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智華認為,《空巢姥爺》中的兩個女兒和父親同在一個城市,卻有著現實的距離、心理的距離和感情的 距離。雖然近在咫尺,卻沒有感情上的溝通和親情上的交流,這一情節設置非常具有現實感,能夠觸發不少觀眾的反思。

      多角度呈現當下年輕人社會價值觀

      《空巢姥爺》講述了老人黃昏戀的各種酸甜苦辣,其所提出的 “對老人的關心,不應該停留在吃飽穿暖的層面,更應該注重對老年人精神和情感上的關愛”的觀點,也引發了年輕觀眾的熱議,到底何謂“孝”,如何“孝”?劇 中兩代人在婚姻價值觀上的碰撞,同樣為年輕觀眾帶來了新的啟示。談韋談到,該劇的第二主題是和老年婚姻相呼應的青年婚戀。如果說老年婚姻的難題在于難以得 到關注,獲得認同時外因且占主導因素,那么“80后”、“90后”的青年婚姻所面臨的問題則是信任、關愛和相處。青年婚姻問題的涉及,在推動全劇劇情發展 的同時,也折射了當代社會中信任危機的問題。

      針對該劇對“孝”的反思,與會者認為,《空巢姥爺》在如何盡孝這一問題上給予了當代年輕人諸多啟發。文藝評論家仲呈祥認為,該劇讓年輕一代人重 新思考了“孝”的現代內涵,把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和教育引導觀眾結合了起來。中國電視藝委會副秘書長易凱認為,該劇解釋了老人在當今衣食無憂的背景下,進 一步實現精神滿足的迫切性。它通過老年愛情這一切入點,讓年輕人懂得了何為孝、怎么才能孝的問題,也是對青年人心靈的一次感召。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王偉國認 為,該劇提醒年輕人:不要以為自己理解了父母的需求,其實很多人并不知道父母想要的幸福是什么。劇中兩個女兒綁架老父親的婚姻,不斷羞辱劉西娜,以狹隘的 主觀主義判斷劉西娜對父親抱有不軌目的,破壞了父親對“幸福”的追逐。女兒們希望自己的父親晚年幸福,卻根本不去思考“幸福”到底是什么。

      針對該劇所涉及的當下年輕人的人生價值觀、婚姻觀,李準表示,該劇諷刺了現當代年輕人“有用既是真理”粗鄙化的實用主義價值觀。《文藝報》總編 輯梁鴻鷹認為,老年人婚姻生活面臨的阻礙不是社會的不認同,而是反映了人們對結婚對象衡量標準的差異。周開啟的兩個女兒之所以不同意這份感情,是因為父親 和保姆之間巨大的差異,除了面子上過不去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她們缺乏對劉西娜的信任,而這也折射出了當下社會人與人之間信任感的危機。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王黑特認為,《空巢姥爺》向觀眾展示了種種欺騙和隱瞞,演繹了現代社會中孤獨、焦慮、信任危機等現象。劇中呈現的如周開啟房產引發的沖突和家庭關系的危 機,形象化地諷刺了現實生活中人們用經濟利益衡量家庭幸福的扭曲價值觀。

      在貼近市場的過程中注意方寸的把握

      與以往關于老年題材電視劇中相較沉重和壓抑的表達方式不同,《空巢姥爺》輕松、幽默的表現方式,不同元素的融入,接地氣的故事情節以及老戲骨們 的動情出演,吸引到了不同年齡層次的觀眾。文藝評論家范詠戈認為,該劇成功點之一在于準確把握了市場與藝術之間的關系,溫情傳達嚴肅的社會話題,以現實主 義視角貼合市場需求,但故事情節中又飽含著酸楚和無奈。“該劇表面上是輕喜劇,但是它其實有不少酸楚,兩個人結婚的時候偷偷的辦了證,這么值得高興的事 情,卻沒有一個人祝賀,回家以后還要把結婚證藏好了。這就是輕喜劇背后的酸楚和無奈。”范詠戈認為,該劇具有溫情傳導的作用,把一種生活中的情感狀態揭示 了出來。但他同時也提出了這種溫情傳導的弱點,即容易變得“極端化”,劇中有些情節推敲起來不盡合理,矛盾、問題處理的方式有些不合常規。他建議,在貼近 市場需求的創作上,一定要掌握好分寸,少一些漏洞,少一些比較俗的段子,這樣才能更加有助于溫情的傳達。

      《空巢姥爺》選擇了一個很好的題材,但在敘事中存在的問題也引起了與會者的討論。譬如,不少與會者都談到了該劇敘述視角的偏移,不是站在外孫的 視角講述姥爺的晚年生活,因此“空巢姥爺”的題目并不準確;該劇的人物設定需要再斟酌,尤其是主人公周開啟的形象,目前看來過于理想化,他毫無防備心地幫 助陌生人的行為也有些脫離現實,缺少鮮明的性格展現,同時劇中人物的生活水平也有些理想化的成分;敘事關系、敘事邏輯有待進一步理清。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