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藝苑 >> 正文

    清新真率野逸出塵

    ——評荊桂秋的花鳥畫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6月08日10:54 來源:中國藝術報 薛曄
    百囀千聲自在啼 荊桂秋 百囀千聲自在啼 荊桂秋

      花鳥畫家荊桂秋,多年來一直埋頭于他的花鳥大世界的創作之中。其沒骨寫意花鳥畫,在師法自然造化的基礎上,研習借鑒古人筆意,用筆瀟灑秀逸,點蘸敷染,一氣呵成,講究形似,但又不以形似為滿足,具有恣意瀟灑、豐潤秀美的文人情調和韻味。

      荊桂秋筆下的花鳥形象不是對對象的簡單描繪,而是結合了主觀情緒的個性化體現。而這種情緒既非是簡單的類型化表現手法,也非以特別的題材去抒發自己的情緒。縱觀荊桂秋的花鳥作品,可以說是一畫一境、一境一趣:或荷塘清趣、或林間嬉鬧、或水中游玩、或沐雨迎風,凡此種種,在其筆下,無不生動。而對于鳴禽走獸、草蟲游魚,于其嬉戲爭斗、游玩覓食、爭食臥睡、群居獨處、飛往停駐,無不細膩。然又處處見性情,處處見意趣,極盡物態之鮮活趣味。荊桂秋善于在變化多端的自然環境中捕捉不斷變化的花姿鳥態,捕捉彼此之間的情態關聯,更捕捉與心境情緒相關的動人畫面,處處充滿了情趣。他將大自然中的一切可以入畫之花卉鳥蟲盡歸于筆下,其目的并不在于狀物寫貌,而實是在寄托自己的情思,表達一種無限的生命力,一種朝氣蓬勃、豐富多彩的生活情趣。 《籬落芳菲散花香》中描繪的田園美景:野草雜卉下喃喃竊語的麻雀,隨風飄來的花香,悅耳的鳥叫,清新的空氣……一派恬靜質樸的祥和之趣。這些生機勃勃的畫面是荊桂秋到大自然中寫生觀察后有感而出,他用自己厚厚的數十冊寫生本,記錄下對大自然、生命和生活的熟察新悟。

      荊桂秋作品的章法排布非常講究。其布陳在部分取法宋元以來折枝法的基礎上,強化了空間和布白的匠思,在剪裁上大膽破除陳格,形成截景式獨特手法。如花鳥冊頁中的《艷陽》就是代表。畫家采用寬屏式的截景法,上不留天,下不露地,只截取中間一段。雖然畫面沒有出現山石和流水,卻使人生出花樹扎根巖隙、啾啾鳥鳴之感,仿佛微風過處,清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畫面左側留白處題跋,通過題跋、印章和落款,豐富構圖,進一步加深了畫面的意味,且余味繚繞。又或是采取自屋頂、空中俯視角度或是仰視角度,視野擴大,繪場景之全部,這在立軸作品中表現尤為明顯,如《四季華光·夏》 《春風綻放丁香花》 《寒林清音》等,斜欹排列巧妙,氣勢浩大,敢于突破常規。平中求奇,從而達到靜中有動,虛實相生,生氣盎然。這成為他視覺樣式的個性特色之一,沒有扎實的寫生基礎是做不到的。

      荊桂秋師古而不泥古,他并沒有以前人成法為圭臬,而是融會貫通,為己所用。他在《花氣襲予鳴春風》等作品中,將書法中的飛白又或是山水中干墨枯筆的皴擦之法運用到禽鳥刻畫之中,所繪小鳥羽毛松動輕盈,呈現出一種別開生面的蓬松質感。在設色上,荊桂秋多以淡雅的賦色作為主調,喜用諸如胭脂、藤黃、花青、洋紅等,同時還大膽地從西洋繪畫中汲取養料,用于自己的繪畫實踐。他在表現技法上熟練地運用西洋色彩的對比、調和、冷暖以及色相、純度、明度等,使作品的風格在統一中求變化。獨到的色彩語言,使荊桂秋的花鳥畫色彩自成新調。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