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韓先楚,我心中的英雄 ——看電視劇《戰將韓先楚》有感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6月08日10:36 來源:解放軍報 傅庚辰

      去年國慶長假,我是在兩部電視劇的相伴之下度過的:一為《尋路》,二為《戰將韓先楚》。《尋路》的內容我比較熟悉,但重溫這段歷史仍深有所感,受到啟示。《戰將韓先楚》相對較生,但看后大為感慨。因此,寫下這篇觀后感。

      韓先楚1913年2月出生于湖北黃安(今紅安)田李家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父親被惡霸地主逼死,姐夫是共產黨員,被地主勾結反動軍隊殺害,只剩下姐弟二人相依為命。為了生活,韓先楚和幾個鄉親兄弟來到武漢打工,在碼頭倉庫扛麻袋,在街上拉黃包車來維持生計,想尋找公平正義,為父母、姐夫報仇。但他看到的是國民黨政府和軍隊的腐敗,欺壓百姓。此時,他遇上了黃麻地區共產黨的負責人吳煥先,成為他參加革命,參加游擊隊,參加紅軍,參加共產黨的領路人,成為他革命的導師。

      參加革命后,韓先楚回鄉斗地主、分田地,當選農民協會土地委員,參加游擊隊與反動武裝紅槍會作戰,顯示出他的勇敢和機智。繼而上級調他參加紅軍與國民黨正規軍作戰,先后擔任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多次出色地完成艱險的戰斗任務,初步展現出他的軍事才能,被上級命名為“勇敢分子”。

      在他擔任團長以后,則更多地參與到重大戰略戰役中。進軍東北之后,參與的則是大兵團作戰,他身經百戰、戰功赫赫,給我印象最深的有六大戰功:

      ——鞏固擴大陜北革命根據地。紅二十五軍進陜北之后與紅一軍團取得直羅鎮戰役勝利,為把革命大本營立足陜北做出重要貢獻!東征時,他被毛澤東任命為東征中路軍副司令,不久,提升為師長。西征后,他三戰三捷,連克五城,鞏固擴大了陜北革命根據地。

      ——西征時期。他帶領抗大學員和部隊同日軍作戰大勝日軍,粉碎日軍“九路圍攻”,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鞏固南滿革命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他被中共南滿書記陳云報經毛澤東批準指名要他到南滿指揮四縱。1、他指揮“鞍海戰役”獲得勝利,在東總領導下,策劃了國民黨184師師長潘朔端的戰場起義,引起舉國震動。2、他指揮了“四保臨江”戰役,粉碎了國民黨“擠壓北滿,圍攻南滿”的戰略企圖。毛澤東曾說過:“東北重要,南滿更重要。”當時,南滿的局勢比較危急,南滿與北滿被割斷。南滿局書記陳云、司令員蕭勁光去東北局開會都要繞道朝鮮,形勢很不利。韓先楚“虛打西豐,實打威遠堡”,隱蔽戰略意圖,給敵人出其不意的突然襲擊,被譽為“旋風司令”,消滅敵89師,消滅新五軍活捉軍長陳林達,保住了南滿。

      ——打錦州,關上東北大門。1948年秋季攻勢展開了遼沈戰役大決戰,從而拉開了東北民主聯軍從戰略防御轉向戰略進攻的序幕。中央和東野決定讓韓先楚統一指揮二縱、三縱、六縱一個師及炮縱和坦克團近10萬余人,對錦州展開大兵團作戰。林彪指出:打錦州必先打義縣。韓先楚認為,打義縣必先解決配水池,拿下“大疙瘩”。在他英勇頑強、機動靈活的作戰指揮下,終于打掉了“大疙瘩”,解放了義縣,掉過頭來又去解決國民黨二十兵團,活捉兵團司令廖耀湘。毛主席指出:“解決二十兵團廖耀湘,東北大局就定了,華北也指日可待了!”不久,長春投降,沈陽解放,東北全境解放!

      ——木船打軍艦,解放海南島。毛澤東指出:“要在春夏之交解決。”國民黨修筑了“伯陵防線”并擁有飛機、軍艦、大炮和十萬重兵,易守難攻。解放軍面臨兩大難題:一是沒有渡海工具,一無軍艦、二無木船。二是氣象不清,不熟悉海上作戰。究竟何時渡海?俗話說:“有風渡一天,無風渡一年”。上級派人去香港,不惜重金購買軍艦。但是,杳無音信。因為,帝國主義不支持中共打海南島。沒辦法,只有成立造船廠,自己動手造船。在何時打的問題上,韓先楚與上級發生了分歧:上級主張“穩一穩”,爭取買到軍艦之后再打。韓先楚主張“早打”,用木船打軍艦,抓住一次難得的潮汐和風向機會。兩種方案同時上報中央軍委,在莫斯科訪問的毛澤東批準了韓先楚的方案,并說:“我們的波羅的海艦隊司令就要起航了!”韓先楚積極備戰:訓練部隊,調查氣象,查找歷史資料,聯絡瓊崖縱隊作內應,派出潛渡營,部隊潛渡,打下潿洲島,占領灘頭陣地。繼而他親帥40軍全軍和43軍一部迎著驚濤駭浪和敵人的軍艦、飛機和炮火,奮不顧身的沖向海南島。出發前,他動員部隊說:如果風向變了,隊形散了,就單船作戰,班、排、連各自為戰。船打破了,就泅水作戰,哪怕只有一個人,也要登上海南島!英雄氣概、氣沖霄漢!在解放大軍勢如破竹的攻勢下,薛岳苦心經營號稱與馬其諾防線比美的“伯陵防線”土崩瓦解,僅用半個月,海南島全部解放!

      ——堵住三所里、贏得大勝利。抗美援朝,韓先楚是以志愿軍副司令身份入朝參戰的,又被彭德懷司令員派任為前指司令員。入朝后的第一戰役,志愿軍雖然打贏了,但由于38軍情報誤判,加上有恐美情緒,致使跑掉了美軍的主力,受到彭總嚴厲的批評,指戰員情緒不高。二次戰役,韓先楚擔任中線前指司令員,指揮38、42兩個軍,第一步殲滅德川、寧遠偽7師、偽8師。第二步38軍、42軍分別向三所里、龍源里、殷山里、德川實施戰略迂回切斷敵人退路,實現殲敵目的。毛主席在給志司的電報里說:“德川方向甚為重要。”為了誘敵深入,聚而殲之,志愿軍部隊在彭總指揮下后撤三十至五十里。敵人果然上當。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公開說:“我要叫我們的小伙子們在圣誕前夕打到鴨綠江邊,回家吃大餐。”38軍召開黨委擴大會,梁興初沉痛地檢討自己指揮有誤。韓先楚說:“部隊不怕有閃失,就怕沒了士氣!”我相信:“你們38軍能打好、打勝,打出國威、軍威,打敗美軍,就能震動世界!”韓先楚說:“打下德川之后,你們38軍113師馬上出發插向敵后三所里,路上不管發生什么情況,天亮前,一定要插到三所里。在敵后筑成一道打不爛、沖不破的閘門。能不能堵住敵人,大量殲滅美軍,是這個戰役的關鍵!西線美軍第八集團軍十萬兵力之眾和偽7師已逼近我方設下的口袋,我志愿軍25萬重兵已擺下了天羅地網,朝鮮戰場上大殲滅戰拉開了序幕。”韓先楚召集38、42軍軍長、政委開會布置任務,參謀處長介紹情況:美軍主力有三個師,其中騎兵一師是華盛頓的開國“元勛師”,本來這個騎兵師早就沒馬騎了,可至今還保持著騎兵的番號;美二師,它是二次世界大戰隨著艾森豪威爾征戰歐陸的主力師之一,他們是美軍尊崇的兩塊金牌。韓先楚說:嚴重的問題就在這里。美軍三個師有300多輛坦克,400多門火炮!你們要深刻理解這種懸殊的對比在軍事上、政治上所包含的巨大困難和風險,更要考慮113師的行動對于整個戰役的決定性影響,嚴重的問題就在三所里,拿下它,堵住它,就是勝利!113師從師團長到營連長逐級指定二至三個代理人。一個干部犧牲了,另一個干部頂上去!在奔向三所里的進軍路上,師長、政委發出戰斗口號:為了祖國,為了朝鮮,為了整個戰役勝利,即使只有一個共產黨員活著,也要搶占三所里。要像一顆釘子一樣,牢牢地釘在三所里!

      戰斗勝利了!彭總看著韓先楚的電報異常激動地說:給38軍發報:此次戰役我38軍發揮了優良的戰斗作風,尤其是113師行動迅速先機占領三所里……戰果輝煌……,中國人民志愿軍萬歲!第38軍萬歲!

      一個湖北黃安田李家村的放牛娃,一個武漢的打工仔、黃包車夫,一個只讀過一年私塾的農村小青年怎么就成了一代名將?怎么就能立下那些彪炳史冊的赫赫戰功!在中國革命戰爭歷史上,在美國西點軍校的課堂上成為范例。

      根本原因正如陳云同志所說:“不唯上,不唯書,只為實。”韓先楚打仗勤動腦子,從實際出發,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所以他要查清地形,靠前指揮,摸清敵我雙方的實際情況,情況明、決心大,成竹在胸、勝算在握。即使和上級發生分歧,也勇于堅持主見。他在東北四縱任副司令員時與司令員曾克林在打鞍山和打海城問題上發生分歧,各執己見、各不相讓,最后上報東總。東總批準韓先楚方案,指定由韓先楚統一指揮。在解放海南島的進攻時間問題上他是兵團副司令與兵團司令員鄧華發生了分歧,又是各不相讓,鄧華司令員甚至說:“你這樣爭論超出范圍。”但韓先楚仍堅持上報他的方案,事實上鄧華已將兩個方案都報告了毛主席。結果在蘇聯訪問,住在克里姆林宮里的毛澤東批準了韓先楚方案并說:“我們的波羅的海艦隊司令就要起航了!”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西征時期打不打“定邊城”的問題上彭德懷司令員原來的命令是“繞過定邊”讓他們去打另一縣城。當韓先楚發現定邊空虛并囤有大量物資時也寧肯背著“抗命”的罪名毅然決定打定邊,結果取得“定邊大捷”,不僅沒受到彭德懷批評,還受到了彭德懷的表揚!

      這部電視劇寫得好、演得好、拍得好,在友情、愛情、革命情等方面還有許多生動感人甚至催人淚下的情節,韓先楚這個人演得很成功!是同類題材中優秀的一部。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