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奔騰而來的蒼天之舞——評科爾沁原創民族舞劇《天上的風》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6月05日09:20 來源:中國作家網 肖 勇

      通遼市民族歌舞團(內蒙古萊盛演藝有限公司)出品,以15世紀科爾沁部落遷徙的真實歷史為背景,以科爾沁草原獨有的安代文化為主要元素創作的原創民族舞劇《天上的風》日前在京上演后,掀起了一股強勁的“安代風”。

      安代起源于薩滿,科爾沁人稱“薩滿”為“博”。該劇編劇蘇日塔拉圖在一篇文章中寫道:薩滿或博的儀禮核心是“舞”,薩滿在通古斯語里的意思是 “因興奮而狂舞的人”,“博”既“告天人”,是傳達長生天旨意的“天使”,安代的前身是神秘的科爾沁博舞,是來自長生天的一股精神力量之風,其今世就是從 神之舞幻化而來的人之舞,由“告天”獨舞演變而成的“祈天”群舞。由此,他給該劇取名為《天上的風》。

      就一部舞劇的創作,編劇首先要思考兩個問題:你想表達什么?你想怎樣表達?該劇旨在以科爾沁草原獨有的安代藝術表演形式,表達科爾沁人大愛大勇 的民族精神。編劇的高明之處,是將其置于一段真實的歷史大背景里,使該劇擁有了歷史的滄桑、史詩的壯美、原始的磐重、凜冽的威儀、悲壯的訴鳴、豐滿的骨 架、雄渾的氣魄。

      優秀的舞劇,首先是舞和劇的完美結合。該劇把目光聚焦安代,選擇以安代這個獨有的文化符號展示民族歷史、彰顯民族精神,這是極具慧眼的,而且, 在藝術創作上也實現了全方位、全息能地把握安代文化的內涵和外延,在編舞上達到了“通中求變、變中升華、化本體為神奇”,充分顯現了安代所蘊涵的民族魂靈 和生命意識,開掘出了安代文化內在的張力和民舞、民俗、民族歷史、民族精神的多維性。

      安代帶給我們的視覺沖擊和精神享受是強烈而愉悅的。英國現代哲學家、美學家科林伍德說過:“各種語言都是專門化形式的身體姿勢,而且在這個意義 上,可以說舞蹈是一切語言之母。”我們通過觀看該劇可以深刻理解這句話。安代,絕不單純是肢體的深情揮舞和激情頓踏,更是一種感天動地、讓萬物動容的精神 訴求和心靈表白,是藍天綠地之間最優美最鮮活最具魅力和感染力的自然語言,在如此詩情畫意的“語言”面前,真正的語言反而是多余的了。

      安代本身就是一個關乎自然、關乎生命、關乎愛情的舞蹈,科爾沁最著名的兩個傳說——“安代與登代”和“害了相思病的女兒”,都是關乎愛情,不僅 是對安代所創造的生命奇跡的歌頌,也是對草原兒女大膽、執著追求美好愛情的肯定。可以說,安代的血液里就儲藏著愛情的火種,只要輕輕碰觸,便會迸發出耀眼 的火花。而安代的表現特點:其形式,少則可獨舞、雙人舞,多則可幾百人群舞;既可清一色或男或女成舞,又可男女搭配成舞。其舞蹈動作,即可抒情、優美,又 可粗獷、豪放。其舞蹈語言千姿百態、鮮活靈動,極具律動性、動態性、抒情性、象征性和造型性。也都強烈地反映出,安代在表現情感主題(包括愛情)上有著得 天獨厚的優勢。

      正因為如此,愛情自然要成為該劇的主線。該劇精準把握了愛情這個主題,并賦予之更豐富的內涵,其高度和大氣在于,不是單純地表現愛情,而是把愛 情融入歷史大背景中,與兄弟友情和民族大義碰撞出壯美的火花,達到了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完美結合。第一幕:阿萊、安達和安代,三個年輕的生命點亮愛的傳 奇。第二幕:融融月光,映著一對戀人,也映著阿萊的心酸;安達舍命護佑阿萊、安代突出重圍。第三幕:美麗與富貴,不能撼動安達的忠誠與責任。第四幕:逝去 的安達化作神鷹,引領迷途的部落走出林海雪原。第五幕:安代因思念安達而迷狂;蒼天之舞,呼喚迷途中的靈魂從夢中蘇醒。每一幕都有愛的高潮,每個高潮又都 是多個愛的亮點的組合。這一個個亮點,就像一朵朵或激越或婉約或舒緩或奔蕩或凄美或絢麗的火花,在情與仇、血與淚、悲與壯、生與死的煉爐里翻滾,凝結成一 張張飽滿的畫面綻放于舞臺。

      精準把握愛情這一永恒的人類主題,并上升到民族大愛的高度,再以極富情感表現力的安代來演繹,以“舞”抒情、以“情”帶劇、以“劇”動心、以“心”造境,是該劇的一大特色和亮點,也是獲得成功的必然因素之一。

      總之,《天上的風》克服了舞劇創作的三個軟肋。首先,它不僅在歷史的層面把握住了表現對象的過去時意義,同時在本質的層面挖掘出了表現對象的現 在時意義和未來時意義,使該劇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其次,追求舞和戲緊密連結,融為一體,達到了戲中有舞、舞中有戲;第三,舞蹈語言獨特、準確、精美和詩 意,達到了藝術個性的豐富性和人物塑造的立體性,既形象表現了科爾沁英雄兒女的真摯愛情和民族情懷,又謳歌了科爾沁英雄兒女在面對民族命運艱難抉擇時的大 義和擔當,彰顯了科爾沁人包容、大愛的精神本質。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