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別把孩子的身體變成寫滿字畫的紙

    ——對少兒舞蹈教育啟蒙階段的一些思考和認識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6月03日10:07 來源:中國藝術報 金暄 郝麗坤

      ◎這些具備3到8年舞蹈啟蒙教育的孩子們應該是站在了一個很高的專業起點上。但當進入專業訓練初始階段,我們感受更多的是她們的身體已經像寫滿字畫的紙。多數孩子的身體反而處于較為凌亂的狀態,具體表現在身體形態、骨骼排列、軟開柔韌度、肌肉力量,以及調動身體的方式不夠均衡,特別是身體局部有過度開發的痕跡。

      圖為第三屆廣東省少兒舞蹈大賽比賽現場 劉海棟  攝  圖為第三屆廣東省少兒舞蹈大賽比賽現場 劉海棟 攝

      近20年從專業院校招生的生源來看,已很難見到零舞蹈訓練痕跡的孩子了,特別是女孩子,她們的舞蹈訓練藝齡少則3年多則8年,這說明少兒舞蹈啟蒙階段的教育已經非常廣泛和普及了,這個階段的舞蹈教育內容涵蓋豐富。既要讓孩子們得到身心、情感的熏陶、體態儀表、身體素質的全面訓練,更要對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審美意識的培養產生積極影響。這不單是舞蹈啟蒙教育,某種程度上是綜合素質教育,可見其重要性。但是,我們站在專業院校的角度,來看從普及教育一路走過來的生源還是有很多方面得到了啟蒙與開發。其中身體訓練是整個少兒舞蹈啟蒙階段教育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且身體是舞蹈最為基礎的媒介,無論是少兒階段還是專業院校中專階段,舞蹈訓練都與孩子們的身心發育同步進行著,因此在身體訓練的理性與科學性方面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探索與思考。

      以剛才所述,這些具備3到8年舞蹈啟蒙教育的孩子們應該是站在了一個很高的專業起點上。但當進入專業訓練初始階段,我們感受更多的是她們的身體已經像寫滿字畫的紙。多數孩子的身體反而處于較為凌亂的狀態,具體表現在身體形態、骨骼排列、軟開柔韌度、肌肉力量,以及調動身體的方式不夠均衡,特別是身體局部有過度開發的痕跡。

      近幾年我們也深入到一些少兒舞蹈培訓機構,或是通過一些少兒舞蹈比賽的平臺看到很多少兒舞蹈教育的內容和成果,單從內容上來看,真是豐富多彩,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專業訓練內容被普遍且直接采用,結果式訓練普遍存在,甚至還有一些不明原因的衡量標準。一些少兒舞蹈培訓機構會采取直接教授專業性較強的舞蹈動作和軟開度等成型技巧的結果式訓練,而往往忽略了符合骨骼發育規律的身體規范訓練。我認為這個階段是要厘清動作為身體服務還是身體為動作服務。這個現象不光出現在舞蹈啟蒙訓練中,有一個案例是幼兒早教中心有一項訓練方式:讓孩子拎著繩將球放入細細的杯口,其目的是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原則是“拎著繩子”放入杯口才能夠訓練到能力,而往往有些孩子違背原則直接拿著球往杯口里放,只關注了結果而忽略了過程,其訓練效果和功能將大打折扣。那么,由此引發我思考,什么是舞蹈訓練中的“拎繩”原則。我想動作規格不是原則,而學生身體在動作中的均衡協調受力才是原則。首先需要教師非常明確教材的訓練目的和意圖,再考慮如何讓教材與學生的身體條件進行良好的對接。

      我就曾看到過六歲版的《愛蓮說》 ,孩子盡了最大的努力,身體非常之柔軟,所有的動作都能做下來,但內在的質量真是無從談起。特別是孩子的身體幾乎沒有順暢直立的機會,整體看上去軟軟的、散散的、泄泄的,甚至歪歪擰擰的。由于孩子功夫很高,老師為了更好地展現,還不遺余力地把很多可以讓身體喘息,表達美感的部分改編成了所謂的技巧動作,孩子的小臉幾乎和小屁股的所有部位都接觸了,就是沒有好好在它本身的位置——頸部上方美上一美。整個舞蹈完全是一種盲目意識狀態下的身體支配,我在想假如這個孩子進入專業院校以舞蹈為職業生涯,對于這樣的一個身體狀態,我們該如何開始。

      在呂藝生老師素質教育與舞蹈美育的研究課題中,就提出普及教育與專業教育要相結合,沒有普及,就不會有理想的專業教育。這就是說普及教育和專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程度上可以有深有淺,但專業標準一定要統一。

      舞蹈專業訓練中與身體訓練最為緊密的就是舞蹈基本功訓練課,舞蹈基本功訓練是整個舞蹈教學與各個舞種風格領域的源頭和根基,我們雖在專業院校,但也是地方的專業院校,學生的生源基礎和條件沒有那么完美。所以從2008年開始接觸舞蹈科學學科以后,就一直與老師們致力于舞蹈基本功訓練課程的改革與探索。該課程的主旨是解決舞者的各項舞蹈藝術基礎能力及運用身體完成舞蹈的綜合藝術能力。從基礎來看,是一種能夠服務于舞蹈藝術的人體潛能開發和各項能力訓練課程。任何舞者對基本功的長期艱苦訓練被視為保持舞蹈藝術生命必不可少的重要方式與手段。所以科學、高效率的舞蹈基本功訓練方法與培養途徑對習舞者至關重要。課程實施中要在人體自然生長規律和人體結構的基礎上,遵循舞蹈藝術規律,對舞者身體的各部位能力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與訓練。在教學中無論是教授者還是習舞者最首要的理念就是了解人體、尊重人體。

      在改革與探索中,我們進行了大量實踐與實驗。2010年河北藝術職業學院申報了舞蹈表演專業國家級示范實訓基地,建設了舞者身體素質訓練室,購置了一些有助于開發舞者身體素質潛能的專業設備,在這過程當中給了我們很大的啟迪。一是重新梳理并重構面向多層次身體條件的《基本功訓練課程》教材,二是研發開發心靈心智的《舞蹈身心素質引導課》和改善學生身體條件的《舞者身體素質訓練課》 。

      這三門課程的內容和目的是因為在課程實施中我們愈發感到在舞蹈訓練的初始階段建立身體規格的重要性。另外,這些課程中的訓練方式能夠豐富舞蹈啟蒙階段的訓練內容,為啟蒙教育和專業教育順利銜接起到積極作用。以上說的這些不可能代表少兒舞蹈啟蒙教育的全部,我僅僅是希望能夠為這當中的身體訓練方面提供些許參考。

      少兒舞蹈教育還是以群體性、普及性的教育模式為主,任何一個喜愛舞蹈的孩子都可以接納。這就需要我們從事舞蹈教育的工作者們不斷探索更具普遍性、直接性、有效性的教學方法,更大范圍的針對多樣的身體條件,和多樣的生活中的身體運動習慣開展舞蹈啟蒙教育。從事少兒舞蹈教育的老師更像一名全科醫生,對專業知識有廣泛而準確的認識,教學中亦像行醫,能夠先診斷再開方。最后我想說,少兒舞蹈教育多在業余時間進行,但僅是時間業余,而非專業規格的業余。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少兒舞蹈啟蒙教育進行有益探索。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