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作家水墨 >> 正文

    丹青鬼才——讀劉墉作品有感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5月22日11:2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邵大箴
    香水百合   劉墉香水百合   劉墉

      提及藝術家劉墉,人們最為熟悉的是他風靡一時的文學著作。如今,他首次集中向大陸朋友呈現其繪畫作品。畫家劉墉又會帶來怎樣的驚喜?日前,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北京畫院美術館主辦的“水云氤夢·劉墉藝術展”在北京畫院美術館舉辦,共展出劉墉繪畫作品近60件(幅)。

      對我來說,要談論兼畫家、作家、詩人、話劇演員等頭銜于一身的劉墉先生的畫,困難不小。當我認真讀了他的簡歷,看了他的畫作照片之后,頭腦里很快蹦出兩個詞匯“鬼才”“怪杰”。世界上很難想象有如此充沛精力,又如此多才多藝的人。劉墉在其他領域的作為,我不敢妄加評議,就我熟悉的繪畫行當,在他的作品面前我是要同時豎起兩個大拇指的。他能創作出眾多不同題材、不同樣式且有很高藝術質量的作品,實屬難得。

      劉墉繪畫之所以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主要得益于他的天賦和勤奮。他有豐富的生活閱歷和古典、現代文化修養。他思維敏捷、活躍,想象力豐富,又勤于實踐。他在散文、小說、詩歌、戲劇、舞蹈等藝術領域的成就,有助于他在繪畫創作上施展自己的才智。中國傳統美學“天人合一”的理念,傳統繪畫師古人、師造化和師心的理論主張,在重視主客觀統一的基礎上,強調藝術家的主觀體驗和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對他深有啟發。

      繪畫作品不論取何種題材,其意境的核心是客觀物象的啟示和作者激情兩者相融產生的詩情、詩意。劉墉深諳其理,他的作品或來自直接寫生,或寫觀物感悟,或借古人詩詞表達心境,或寄情于歷史文化古跡……均充滿真情實感,內容空洞、語言概念化、筆墨符號化與他的作品無緣。劉墉創作態度嚴肅認真,繪畫構圖和筆墨語言反復醞釀、推敲、提煉而毫無矯飾味和造作氣。

      他掌握的繪畫“十八般武藝”為其藝術構思服務。例如在《周邦彥少年游詞意》中,他省略許多具體物象,在“意”字上下功夫,抒發他讀詞時的心境。他說:“很愛周邦彥的瀟灑。‘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于是乘興揮筆。沒有旖旎、不見麗人。只隱約露出一只手半個身向門前車夫揮了揮……”他敢于這樣畫,全在對古典詩詞和傳統文人寫意畫主張的“筆不到意到”的修養。

      一個畫家擅精細、工整地寫實,又擅灑脫地擺脫具體客觀物象,意象地寫心中之感、之情、之思,非具有鬼才的大手筆莫能也。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