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藝苑 >> 正文

    長風破浪會有時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5月19日11:08 來源:光明日報 張天敬
    彩云追月(中國畫) 劉可明彩云追月(中國畫) 劉可明
    漢 魂(中國畫) 劉可明漢 魂(中國畫) 劉可明
    和平頌歌(中國畫) 劉可明和平頌歌(中國畫) 劉可明

      可明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清澈明亮的眼神,他輕松自然地站著,白凈泛紅的臉龐棱角分明,友好親切地微笑著,有些儒雅相,有些文藝范,又有些時尚灑脫的氣質。

      其實,表面陽春白雪的可明,有著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少年時期他立志繪畫學業考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85年分配到民族團結雜志社任記者兼美術編輯。3年后他辭掉工作只身攜帶10幅作品赴美闖世界,并考入美國紐約巴德藝術研究院攻讀研究生繪畫專業,專心汲取西方繪畫藝術的營養。其后在美多次舉辦展覽,作品被相關藝術機構及個人收藏。

      西方的繪畫理念和技法,給可明的妙筆插上了跨越的翅膀,使得他在曼哈頓畫界嶄露頭角。在經歷了西方藝術10年的淬火加鋼之后,可明毅然回到京城。他說繪畫的原動力來自民族的文化,他的根在祖國,他的干和枝葉也需要祖國陽光空氣的滋養。為了傳承優秀的中華文化,可明從大學時期就到祖國名山大川進行考察寫生。為了靜心作畫,可明在順義城區外租了一間廠房改造成畫室。有一次我去他畫室,一幅24平方米的畫作即將完成,畫的氣勢充盈著這個空曠的空間,充滿生機。

      與可明聊天是一件愜意又興奮的事,從瑪雅文化到現代文明,從文藝復興到當代畫壇,從創作靈感到技法特點,他始終洋溢著青春的沖動,心靈智慧的火花不斷碰撞跳躍。可明說:面對當下信息時代帶來的沖擊,應該用一種冷靜樂觀的心態面對繪畫創作。如果喪失自身的文化立場和定力,也就喪失了自身追求。可明作品的精髓,就在于他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堅定信心和牢牢把握。經過中西文化和繪畫技法的碰撞交融,他在繪畫語境和色彩的運用上,注重并善于從生活的感悟中提取靈感,再注入自己對歷史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的理解。在畫面中他追求線條和墨彩的協調完美,逐步形成了獨特的意象彩墨畫法,以及雙層意境表現法。特別是他對毛筆的運用別具一格,將各種色彩多層次地交織融合在一起,使作品流露出立體、豐富而又厚重的節奏美感。

      回國后的15年來,通過大量創作,可明的繪畫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他先后參加了國內外的一些大型展出,經過繪畫思想的不斷探索沉淀,逐步形成了以民族、脊梁、創新為主線的3條脈絡走向,他的300多幅作品的風格內涵也印證了這一主線。

      一是魅力東方。可明對大唐的魅力情有獨鐘,他運用大量筆墨盡情展示大唐時期的國力鼎盛、社會祥和與文化文明。他的意象彩墨畫法,將盛唐的美渲染得淋漓盡致,體現了民族的雄壯渾厚大美。他將豐腴美韻的大唐女性優雅嫵媚的體態,與具有異域情調的天象景色,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動物結合在一起,使作品無意間生發了靈性。

      二是英雄圖譜。可明認為英雄是一個時代的符號、民族的精粹和文明精神的聚焦體現。他的英雄部落畫譜中,有影響歷史的帝王將相,有捍國衛疆的壯士豪杰,有傳說故事中的神話人物。他們或影響歷史,或擔當使命,或忠良行道;畫中人物或凝重,或勇猛,或豪俠仗義。他將畫中英雄的面部表情、肢體語言和思想活動鮮活地呈現出來,往往使人在畫前受到震撼。

      三是冥想頓悟。他的繪畫作品有不少體現了空靈虛幻的意境,將各種跨越時空變化不定的元素融合在一起,讓人一時難以讀懂,許久方能頓悟出某種東西來。這是可明的智慧,也是繪畫藝術的魔力。

      有人說,可明是一個極具天分的年輕畫家,他的天分不僅在于他對繪畫獨到的認知與感悟,更在于他與眾不同的思維和胸懷。他的胸懷始終裝著歷史與未來、民族與世界,繪畫藝術巔峰的吸引力始終激勵著他、推動著他,傳承弘揚創新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始終鼓舞著他、鞭策著他。正因為如此,可明才能夠全身心無功利無雜念地創作,才能夠在繪畫藝術的海洋中長風破浪。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