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楠近日公開宣稱《我是歌手》退賽事件為“演戲”
莫讓選秀節目淪為當代“笑林廣記”
快速更迭、信息冗余的時代,娛樂節目早已是過眼云煙。可哪怕是善忘的年月,“死水”太多,也難免吹起“漪淪”。
《我是歌手》第三季偃旗息鼓有時,但孫楠在總決賽中的意外退賽,至今還難逃物議。日前,孫楠在公開場合說了一番話,眼看連意外二字,都要打上引號。據報載,在參加一檔綜藝節目時,關于退賽風波,孫楠表示:“本身就是演戲嘛,很好玩,無所謂。”
順利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的人都明白,人性貪玩,可有些能玩,有些卻不能。于慎重處不兒戲,少給旁人錯誤的導向,不致平添麻煩,是成年人的基本教養。雖說千金一笑的貴圈頗亂,可灑脫到孫楠老師這樣的,真還算是罕見。
萬眾矚目的直播,硬要展現“大將風度”,“讓弟弟妹妹繼續向歌王沖刺”,乍看是成全,細品是自私。所有歌手都傾盡全力,比賽也有預設的規則,觀眾有期待、贊助商有投入,和節目組想必也有合約在身,有錢任性的孫楠卻依然故我。
往好里想,這是“業余”,自以為得計。往壞里說,這是蔑視其他歌手的努力,又輸不起。可覆水難收,既然直播出去了,靜待風平浪靜即可。
孫楠偏不,時隔一個多月,自己再補上一刀。“演戲”“好玩”的言下之意和矛頭所指,不言自明。
很多人偏愛程蝶衣,不僅出于“一笑萬古春,一啼萬古愁”的藝術造詣,更為了“說的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的頂真勁。“不瘋魔,不成活”,才當得起德藝雙馨的評價。
而我們的孫楠“大哥”、“前輩”、“老師”,卻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逍遙的表象背后,滿是自利。好玩的價值在于讓人愉悅,而非事后開解。擺出萬事隨意,都是演戲的姿態,公關團隊的平均智商也真令人“捉急”。
或許正是這種“光榮”傳統的指引、傳布,才會滋衍出提早一天踏上紅毯拍攝,或者廣告間隙上臺領獎之類足以入選《笑林廣記》的案例。
誠然,一定有人會說,關于貴圈,認真你就輸了。可認真實在是一種美德。尤其相對亟需頂著“人無信不立”出街走穴的一眾大拿而言,認真地指出、認真地冷落,是必要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