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平凡的世界》:揭示社會矛盾的深刻性(路侃)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4月13日09:55 來源:光明日報 路侃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劇照。CFP

      根據文學名著《平凡的世界》改編的同名電視劇,播出后火遍全國,并在視頻網站和微博上成為播放與話題討論的熱點。 一部充滿傳統現實主義風格、傳統生活內容、傳統藝術形式的電視劇,在如今文藝樣式多樣、娛樂化藝術流行、網絡文化影響力不斷擴大的情況下,為什么能夠吸引 各階層的大量觀眾?其中的創作特點值得認真思考。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最成功之處,是它出色地表現了現實生活中復雜 的社會矛盾,也就是現實主義最優秀的傳統——勇于直面社會人生,寫真實,不做偽。劇中描寫了從“文革”后期至改革開放初期十年間的陜北農村,刻畫了以孫少 安為主人公的數十個性格各異的農民和地方干部形象,展現了豐富、復雜的農村社會生態和各種經濟政治文化的矛盾沖突,深刻表達了人民群眾不愿再走老路、歪 路,投身改革開放改變自己命運的人生追求。在深刻的矛盾沖突中寫人,在豐富的人物性格中折射復雜的社會矛盾,是該劇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最突出的是孫少安 與潤葉的愛情悲劇,其中顯露了千年封建積習的深厚影響,家長意志、門第觀念、貧富地位障礙、婚姻和權力利益的關系、新舊時代的糾結、文化差異與精神視野的 局限,理想在現實中的沖突、轉折、變向,重重矛盾造成曲折的人物命運,令人百感交集。此外,孫少安為改變貧窮面貌敢作敢為,并與僵化落后勢力的沖突,田福 堂、孫玉亭等村干部跟不上時代變革和農民的發展要求的守舊心態,孫少平身上的自尊、自強與隱隱的自卑,孫玉厚體現的老一代農民的忠厚與忍耐,田福軍和縣、 地、省干部的關系中所體現出的社會大變革的震蕩,賀秀蓮、田曉霞兩個賢惠善良吃苦耐勞富有中國婦女美德的年輕女性的悲劇命運,還有眾多普通農民、工人的形 象,大量家長里短的生活場景,卻滿含豐富的社會內涵。結尾中幸福、希望與悲傷、遺憾同在,主題歌在高亢的抒情中始終有一種悲傷和悲劇感,都在充分反映生活 和人生的豐富復雜。正是這些深刻復雜的矛盾糾葛,使劇中眾多人物性格扎實豐滿,觀眾隨人物故事一起心潮激蕩。深刻復雜的矛盾既構成了作品的社會與人文的價 值,又體現了敘事結構的藝術水平!镀椒驳氖澜纭芬员憩F社會生活矛盾的深刻性,藝術地打開了現實題材影視劇創作的新局面。

      《平凡的世界》的成功,還在于強烈的理想主義精神和抒情化描寫。田福軍、田小霞是劇中最富有理想主義光芒的正面人物。田福軍的身上,寄托了人們對農村改革、干 部制度改革和清正廉潔一心為民的政治生態的強烈期盼。田曉霞身為干部子女,表現出的平民情懷、堅定純粹的感情追求、對農民工戀人的一往情深,對工作的奮不 顧身,展現了理想化的新人形象。孫少安不甘受窮,始終要“變一變”的愿望,孫少平不顧風言風語,義無反顧地照顧礦工班長的孤兒寡妻,并且在艱辛的生活中成 長為一個近似保爾·柯察金式的人物,也忠實還原了路遙原著中理想的平凡與崇高。電視劇和小說原著一樣,基本風格是現實主義的,但編劇、導演和演員們對人物 和故事又有新的理解,作品表現出新的意味,突出了以改革開放的精神視角來展現三四十年前,那片黃土地上的人和事,賦予主要人物以新的時代光彩和希望的理想 境地。而這種理想主義,是建立在現實主義的真實基礎上的,劇中人物故事充滿生活的真實,與那個時代一同走過的人都能感受到一種熟悉,產生共鳴。這種建立在 生活真實之上的理想主義,使作品在直面社會人生的嚴峻時,又有一種溫度,這也是歷史上許多現實主義經典名著都有的特征。

      該 劇的又一個突出之處,是對平凡中的真善美的傾情描寫。平凡是小說原著故事敘說的全部,平凡中的追求、平凡中的境界和非凡,更是原著要表現的核心。電視劇忠 于原著,突出了一大批平凡的人物,平凡的生活,平凡人的真善美,特別是傾注了對農民、礦工等普通勞動者的深厚感情,并把平凡人物的個性塑造和人的美好心靈 結合起來,這在現實題材文藝創作中十分可貴。孫少安為家庭、為集體、為父輩而甘于做出一切犧牲,孫少平為師傅師母、為礦工勞動者的尊嚴有情有義,潤葉面對 丈夫的傷殘勇敢地承擔起家庭的責任,秀蓮嫁到貧窮的孫少安家無怨無悔操勞一生,礦工班長一家的勤勞善良厚道,包括原來只會說空話的孫少亭,也逐漸覺悟,在 幫助別人中體現出自己人性中的美好。這些遍布全劇的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人的高尚、勞動者的創造,鑄就了電視劇的筋骨。全劇始終充盈著一種發自生活的要發 展、要改變、要幸福的蓬勃正氣,也生動表現了人民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的成功,顯示了現實主義 的強大生命力和感染力,更重要的是,該劇改變了近年來影視劇表現現實題材缺乏影響力的局面,成為藝術表現當代中國社會和中國精神的突出亮點。其中原因,除 了優秀的原著基礎以外,創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正確把握,對改革開放精神的滿腔熱情,對平凡勞動者價值的深刻認識,至關重要,F實題材創作要出佳作、力作,就 要勇于揭示深刻的矛盾,正確認識生活并滿懷熱情。作品的成功首先在內容,無論寫什么,都應與人民的命運、人民的心靈、時代的精神息息相關。同時,作為敘事 藝術,人物永遠是作品之本,人物成功,作品永在。

      (作者為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