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作品 >> 正文

    秋以為期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4月10日11:51 來源:中國作家網 左中美(彝族)

      一

      傍晚,到城外的團山小徑散步,看見對面山腳上的田埂間,一線一線,開了細細的、潔白的蘆花。

      漾濞山水間的蘆花,開在不同的地方,呈現不同的樣態。仲秋時節開在田埂間的大多是這樣的小蘆花,大體高不過三尺,花莖纖細,花絮潔白,一小支一小支,恰若一朵一朵的秋信。

      開在水岸上的蘆花也有這樣纖細的,但更多的則是大蘆花,蘆莖粗細若筷子,大多高過人頭,也全都是潔白的花絮。這些河岸的蘆花,大多在10月開起來,到11月開得最盛。在漾濞江的兩岸,有大片大片這樣的蘆花。秋水湯湯,蘆花潔白。

      在這個季節里,一切似乎都在悄悄發生變化。樓下院子里的那棵木棉,一樹濃綠的枝葉間,向北的地方獨獨地黃了一枝,正對著家里陽臺的窗口,上面大約有八九片葉子,正是書上說的“一葉知秋”的那個樣子。我嘗試著用手機拍下來,在鏡頭里一看,卻又沒有了那意味,倒不如憑著窗口,一日里看兩眼。

      二

      周末的時候,讀葦岸《大地上的事情》。1960年出生的葦岸,1999年就離開了,離開了他的花朵以及他的自然。在這本書的封二上,有這么一段話:“他是大地上尋找花朵的人,季節是他的向導。他處在自然的核心,每天,他與光明一起開始工作,與大地一同沐浴陽光或風雨。”

      我這時候正讀到里面的《一九九八廿四節氣》。上面寫著,9月8日白露,23日秋分,10月8日寒露,23日霜降。這一年,葦岸在其居住的小區東部田野的一個固定位置對同一畫面拍攝二十四節氣,并開始《一九九八廿四節氣》的寫作。白露這天,照片上是一片就要收獲的玉米,“天空布滿灰色的層云,它的形狀像汛期涌動不平的湖水,有薄有厚。薄處能呈現白色太陽的圓盤……蟬已啞了……”寒露這天,照片上是淺綠的麥田,“瓜類植物及洋芋仍有殘花,金黃色的,金黃是花朵在秋天的首選顏色。樹下早晨已有一層落葉(洋槐),它的葉子不是全體漸黃,而是綠色的主體中,斑斑點點出現黃葉。農民在公路兩旁曬玉米粒,紅黃色”。

      傍晚,在微信上看到文友迤君發布的幾幅國畫新作,一幅《清風》,上面是蘭和竹;一幅《秋晨》,上面有淡菊,還有一種花,葉子挨著地面,花莖高挑,開素白的花,不知道叫什么名,在畫面上,能感覺出陽光來。另有一幅是蕉,照片上沒把畫題給拍進去,兩支蕉葉,旁邊開著紅黃色的狀若牽牛的花朵,也叫不出名字。

      秋意在彌漫,無論是現實還是在網絡,隨處可見。

      三

      我家核桃地里的核桃已經收獲了,比上年多收了一些,可惜,核桃價不如往年的好,大約是《多收了三五斗》的那種情形。老家的人們忙得沒日沒夜,收核桃,烤烤煙,每天總是天黑一大陣了才能吃上晚飯。我母親在家里帶著她的小重孫,侄兒和侄媳婦都出門打工去了,哥哥嫂子在地里忙得腳后跟打后腰。“九月筑場圃,十月納和稼。”一年一年的秋天之于農人,是一年一季不分黑白的忙碌。

      10月2日,重陽節。傍晚的時候,想著母親和她的小重孫應該是吃晚飯的時候了,給母親打去電話,里面說:“您撥打的電話已關機”。我手機的節日墻紙上面,一朵菊花開得燦爛。我的在鄉下老家的母親,這一年365天里的許多節日她都不知道,當中也包括這重陽節。我還記著中秋那天傍晚給母親打去電話,母親說哥哥嫂子在地里忙著,只有她們祖孫倆在家吃飯。“什么中秋呀,這也算個節日?”母親在電話里這樣說。

      樓下院子里的木棉樹上,那一枝黃葉從先前的八九片,一點一點擴展到了有百十片那樣多。我有一點疑惑,這木棉樹,每年開花的時候,都是東南向陽的枝子上先開的,而那葉子,卻是向北的枝子上先黃了。

      四

      大約是國慶長假快結束的時候,傍晚再去團山小徑,對面田埂間的小蘆花遠看過去絮絮地,感覺就要飄散了。在路的下面,稻田一片金黃,幾位農人正在一丘稻田里打谷,割的割,打的打,稻把一下一下拍打在竹編的海簸上,嘣嘣有聲。

      10月11日上光明村。村里的核桃樹已落了葉。陽光淺淡,村莊安寧。傍晚下山,車上《斯卡布羅集市》的音樂在晚風里環繞。

      院子里木棉樹上那一枝醒目的黃不知道什么時候已不見了,細看樹上,滿樹深綠的葉間,像是被誰趁著夜,細細地摻上了一層黃葉。

      我向朋友憶起老家的那面山坡(在那山坡上長滿了茅草),憶起山下的江——我已經許多年沒有細細看過那山下的江了,記憶里關于那江的畫面,還是年少時在江邊放牧、游水時的模樣。沙岸寬闊,蘆花潔白。

      什么時候,再到那山坡上看一次那江,看一次那山坡和那江上的落日。

      清江不憶。秋以為期。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