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電視劇《平凡的世界》,正如當年閱讀同名長篇小說那樣,我再次經受了精神上的洗禮。
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是我國當代文學史上一部足可傳世的名著。我是從人物在作家給定的特定歷史境遇里如何生存的角度閱讀《平凡的世界》的。它對我的啟示是:不應虛度人生,要明確活著的意義,并要為其實現而持之以恒地拼搏奮斗。孫少安、孫少平兄弟二人,前者為了農民能過上好光景而艱苦創業,后者為了實現自己精神上的高尚追求,甘愿步入人生的艱辛之路,一步一步地跋涉。他們的人生是人之為人的精神歌頌。我在進入他們的世界時,感受到的是一種人的尊嚴,一種人生的崇高感,這種尊嚴和崇高感能有力滌蕩我心靈里的齷齪。
作為文學評論工作者,我也能意識到這部令廣大青年讀者熱愛的長篇小說在其藝術結構上是有其不足的。路遙說:“人物運動的河流將主要有三條,即分別以孫少安、孫少平為中心的兩條近景上的主流和以田福軍為中心的一條遠景上的主流。這三條河流都有各自的河床,但不時分別混合在一起流動。”小說的不足就表現在三條河流的代表人物之間缺乏可以使其互相滲透的性格關系和精神上的深層交往,基本上是各在各的河床里流動,一條河流流過后再流另一條河,至于為什么這條河流就必須是下一條河流,缺乏由人物關系構成的藝術的內在理路。路遙所說的“不時分別混合在一起流動”,實際上這個“混合在一起的流動”,對作品所要傳達的審美理想的深化并不是那么顯著和強烈,致使整體作品內在的藝術緊湊感較弱。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優秀的電視劇。第一,它較為完滿地體現了原作的審美理想:為了活出人的尊嚴,讓生命展示出意義和價值,就必須對自我的生存狀態保持清醒和自覺;第二,“三條河流”中的主要演員對于各自所扮演的人物的再創造相當成功,能贏得廣大觀眾的審美認同;第三,敘事脈絡清晰,情節的鋪排和關鍵場景的組接所構成的全劇情感基調的張弛起伏與片頭片尾的歌曲渾然一體,能動人地、多向度地揭示出主導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時代特色,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平凡的世界》收視率步步提高,說明廣大觀眾有一種強烈的審美期待,期待直面現實的厚重作品,同時也是對商品化平庸電視劇的否棄;同時,該劇也告訴我們,文學名著的改編,一定要立足于對名著中人物命運的真誠的生命體驗基礎上。
要向路遙學習。路遙說:“作家的勞動絕不僅是為了取悅于當代,而更重要的是給歷史一個深厚的交代。”這是路遙對包括自己在內的不僅一代作家藝術實踐的深刻總結,其中蘊涵著深沉的歷史感和明晰的現實感。實話說,要真正做到這一點,作家的審美規范系統就必須確立在先進文化的知識基礎上。在路遙看來,一個作家應該“解放自己的精神,釋放自己的能量”,“照耀你的世界的光芒應該是你自己發出去的”。為此,他強調“每一代作家的使命就是戰勝前人”,要敢于在創作時“建立一種無榜樣的意識”,同時,也要有勇氣“戰勝自己”。他在創作《平凡的世界》時,就體驗了一次戰勝自己的苦與樂。第一部寫完后,《人生》的籠罩并沒有散淡,只是在自我感覺到第二部要比第一部好時,“才感到踏入了創作生涯的一個新階段”,《人生》的籠罩才真正散淡下來,足見戰勝自我之不易。戰勝前人和戰勝自己,其實就是雙重突破的典型樣態。
路遙說的這兩點,集中體現了他恪守的文學精神的核心內涵,正是我自己要認真學習的東西。路遙的文學精神誠如他本人所說:“作家的勞動絕不僅是為了取悅當代,而更重要的是給歷史一個深厚的交代。”“給歷史一個深厚的交代”應該成為當代作家理解文學使命的重要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