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評電視劇《平凡的世界》 >> 正文

    厚夫:我與路遙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4月04日01:25 來源:河北日報 厚夫

      路遙是我的文學前輩,我是路遙的追隨者,我們都是延川人。我少年夢的形成,人生的展開與飛翔,均與路遙、谷溪、聞頻、陶正、史鐵生等人的文學引導分不開。

      路遙是延川縣中學的校友,關于他的履歷,我的許多老師都如數家珍。1981年,他的中篇小說《驚心動魄的一幕》獲全國首屆“優秀中篇小說獎”后,縣中學老師們這樣夸路遙:“我們路遙的小說獲獎了!”“我們路遙就在這孔窯洞里住過!”“我們路遙”,這是多么親切的稱呼!當作家真好,這是我中學時代對文學最直接與最樸素的認知。從那時起,我就用心來遙望路遙,也有了明確的文學創作沖動。

      曾記得,中學時期,我經常與三五同學相約,到縣中的后山上,進行所謂的精神會餐;曾記得,電影《人生》在延川拍攝時,我騎幾十里路單車,去看高加林和劉巧珍“談戀愛”;曾記得,在京求學時,我跑遍了大半個京城才買到刊登《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花城》雜志;曾記得,1989年春,已經輾轉到西安求學的我,第一次與延川籍的幾位文友跑到文學講座上找路遙;曾記得,1989年深秋,我把路遙請到學院做文學講座,使一千多名師生目睹了他的風采;曾記得,1990年夏,路遙專門寫信推薦我,包括我到延大任教也與他不無關系;曾記得,1992年路遙病重后,我先后兩次跑到醫院去探視……

      路遙長我16歲。路遙對我好,皆是因為我的外公——一名正直的轉業老軍人的關系,他是路遙生前反復念叨的“忘年之交”。

      延大是路遙的母校,因為長期在延大任教,我有研究路遙的諸多便利。一是我長期致力于路遙研究資料的搜集與整理工作。我曾主持的文學研究所與路遙研究會合作,先后推出《路遙研究資料匯編》《路遙紀念集》《路遙再解讀》等研究資料。二是我在學校支持下,于2007年籌建了路遙文學館。目前,該館已成為集紀念、研究與文學交流為一體的路遙研究的重要平臺。三是我在路遙著作的搜集整理上做了大量工作,先后應邀擔任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3年版《路遙全集》特邀編輯,以及2014年版《路遙精品典藏紀念版》選編者。

      我正式產生撰寫《路遙傳》的念頭,是在2002年路遙逝世十周年紀念大會上。我發言時鄭重提出渴望出版具有學術品格的《路遙傳》設想,并指出:“直到目前為止,社會上仍沒有出現一本擁有學術品格的《路遙傳》,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呼喚《路遙傳》,應是呼喚路遙本體研究的一種重要成果的出現。”這篇發言稿后來整理成《路遙研究述評》公開發表,再后來被國內眾多路遙研究書籍多次轉載。我當時就暗下決心,要撰寫一本兼顧文學與學術的《路遙傳》。

      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頭腦,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2007年夏秋之際,我受學校委托,籌建“路遙文學館”。在當時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我懷著報恩之心,克服重重困難,只用短短兩個多月時間,就完成了路遙文學館的資料征集、館舍設計、裝修乃至布展等工作。當然,我在籌建文學館時,也有意識地搜集路遙的各種資料,給日后撰寫《路遙傳》做準備。

      我清楚地記得,2007年9月18日是文學館完成布展的日子。那天晚上,連日勞累的我倒頭就睡,做了一晚上夢,夢見路遙一直跟我說話,夢見他還像生前一樣鼓勵我。第二天早晨醒來后,我打電話給我的研究生,讓他去花店買一束黃花與一束紅花,把黃花直接獻到路遙墓。我則把那束紅花獻到文學館的序廳,畢恭畢敬地鞠了三個躬,大聲地說:“路遙老師,我終于把文學館建成了。用您當年最愛引用的托馬斯·曼的話來說:‘終于完成了,它可能不好,但是完成了。只要能完成,它也就是好的。’”

      2007年11月17日,也就是路遙逝世十五周年忌日,路遙文學館正式開館。路遙文學館館名由著名作家王蒙先生題寫,路遙女兒則專門發來《瞭望父親精神的一面窗口——寫在路遙文學紀念館開館之際》的感謝信。我在開館致辭中認真表達了“感動無處不有,感激銘記心間”的心情。

      這些年來,撰寫《路遙傳》一直是我心頭的一份責任。經過長期的資料準備,我于2010年寒假正式動筆寫作。為了真實體驗與感受路遙當年艱辛的創作過程,我基本采用手寫方式。我的本職工作是教師,每學期要上大量的課程,要撰寫大量的科研文章,要進行業余文學創作,還要完成所擔負的行政工作。這樣,我的主要撰寫時間只能集中在寒暑假。當然,我也充分利用其他一切可以利用的業余時間。

      要寫出一本能夠靠得住的人物“信史”,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對資料的收集與甄別。路遙病逝后,社會上出現大量回憶文章,這雖有助于傳記資料的收集,但是,許多撰寫者按照自身的立場敘述事件,既存在著“為尊者諱,為亡者諱”的情況,也存在著記憶不準與夸大事實等情況。這就要對材料進行認真辨析。為了弄清楚某些小問題,我多次查閱各種資料,走訪回憶者了解情況。當然,路遙大起大落的人生狀態也經常影響到我的寫作,我許多次因為陷入無限悲傷而停筆不語。這樣,就勢必寫寫停停、停停寫寫。但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這本傳記的撰寫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

      在撰寫《路遙傳》的過程中,我深刻理解了古人所言的“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的深刻道理。路遙就是這樣一位擁有“堅忍不拔之志”的作家,敢于花6年時間創作出三部、六卷、一百萬字,全景式反映中國當代城鄉社會巨大歷史性變遷的史詩性小說《平凡的世界》。他既敢于忍受創作過程中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苦與寂寞,也敢于迎風而立,挑戰“唯洋是舉”的文壇風氣。創作完《平凡的世界》后,他在給友人的信中說:“當別人用西式餐具吃中國這盤菜的時候,我并不為自己仍然拿筷子吃飯而害臊。”時間證明他的堅持是對的,讀者把他抬到“茅盾文學獎”的領獎臺上。撰寫《路遙傳》的過程,也是我深入學習與認識路遙的過程。我時時以路遙為榜樣,堅持打完“一個人的戰爭”。

      作家的生命長度是由其作品來決定的。作為深受路遙影響的作者,我有責任也有義務做好路遙人生與精神的解讀工作,給社會提供更多“向上與向善的正能量”。唯其如此,我才能對得起自己的不懈追求!

      這就是我與路遙的故事。

       (《路遙傳》,厚夫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本文為該書前言,編輯有刪節。)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濠电姷鏁搁崑鐐哄垂閸洖绠归柍鍝勬噹閸屻劑鏌i幘宕囩槏闁荤喐瀚堥弮鈧幏鍛存偡闁腹鍋撻幘鏂ユ斀闁绘ǹ顕滃銉╂煕閻曚礁浜炵紒顔肩墦瀹曟帡鎮欑划瑙勫闂備礁婀辩划顖滄暜閻愬弶姣勯梻鍌欒兌閸嬫捇寮婚妸鈺婃晞濠㈣泛饪村ḿ鏍喐閻楀牆绗掗柛銊ュ€归妵鍕棘閸喒鎸冮梺缁樺€掗崶銊у幗闂佺粯枪缁箖顢楅悢鍏肩厱妞ゎ厽鍨甸悘锝夋煃瑜滈崜鐔丰缚瑜斿鐢割敆閸曨剚娅栭梺褰掑亰閸擄箑岣块妸鈺傜厓鐟滄粓宕滈悢椋庢殾闁规儼濮ら崑瀣煕椤愵偄浜濋弫鍫ユ⒑閻熸澘鎮戦柣锝庝邯瀹曠懓煤椤忓嫀锕傛煟閺傚灝鎮戦柣鎾存礋閺岋繝宕橀埡鍌氶瀺闁诲孩鐔幏锟�

    網上期刊社

    • 濠电姷鏁搁崑娑㈡偤閵娧冨灊閹兼番鍔岀壕鍧楁煏閸繍妲归柛搴$У閵囧嫰寮介顫捕濠碘槅鍋呴敃銏ゅ蓟濞戙垹唯闁瑰瓨绻嗙€氭澘鈹戦埥鍛
    • <闂傚倷娴囧畷鍨叏閺夋嚚娲晝閸屾ǚ鍋撻崘顔煎窛闁哄鍨甸悗顓㈡⒑鐠恒劌娅愰柟鍑ゆ嫹
    • 婵犵數濮甸鏍窗濡ゅ嫭鎳岄梻浣规偠閸斿繐鈻斿☉婊呬罕闁诲骸鍘滈崑鎾绘煕閺囥劌浜濇い銉︾箞濮婃椽骞栭悙鎻掑Η闁诲繒鍋犲Λ鍕參
    • 濠电姷鏁搁崑鐐哄垂閸洖绠归柍鍝勬噹閸屻劑鏌i幘宕囩槏闁荤喐瀚堥弮鈧幏鍛存偡闁腹鍋撻幘鏂ユ斀闁绘ǹ顕滃銉╂煕閻樺啿鍝虹€规洦鍨堕崺鈧柨鐕傛嫹
    • 闂傚倷娴囬褏鎹㈤幇顔藉床闁归偊鍠楀畷鍙変繆閵堝懏濯奸柡浣割儔閺屽秹宕崟顒€娅ら梺缁樺笩椤曆団€︾捄銊﹀磯闁绘碍娼欐导鎰版⒑鐠囨煡鐛滈柟鍑ゆ嫹
    •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㈢ǹ纾婚柟鍓х帛閸嬶綁鏌熼鐔风瑨濠碘剝瀵ф穱濠囧矗婢跺苯鈷岄梺璇″枟鏋紒鐘崇洴楠炴﹢宕滄笟鍥ф櫏濠碉紕鍋戦崐鏍哄澶婄柧闁绘ǹ顕ч拑鐔兼煕濞戝崬鏋涚紒鍓佸仜閳规垿鎮╅幓鎺嗗亾缂佹ḿ顩查柨鐕傛嫹
    • 濠电姷鏁搁崑鐘诲箵椤忓棗绶ら柛鎾楀啫鐏婇悗鍏夊亾闁告洖鐏氶弲鈺呮倵楠炲灝鍔氭い锔诲灠铻炴慨妞诲亾闁哄本鐩俊鐑芥晲閸涱収鐎撮梻浣告憸婵挳骞婂鈧濠氭偄閻戞ê顎涢柣鐔哥懃鐎氼剟顢旈敓锟�
    • 濠电姷鏁搁崑鐐哄垂閸洖绠归柍鍝勬噹閸屻劑鏌i幘宕囩槏闁荤喐瀚堥弮鍫濆窛妞ゆ挾鍋涢弫銈夋⒒娴e搫浠洪柛搴㈡綑閳诲秹寮撮姀鈥充痪濡炪倖娲嶉崑鎾绘煛瀹€瀣瘈鐎规洘甯掗~婵嬵敇閻旂ǹ鈧攱淇婇悙顏勨偓鏍暜椤忓牆绠柨鐕傛嫹
    • 濠电姷鏁搁崑鐘诲箵椤忓棗绶ら柛鎾楀啫鐏婇悗鍏夊亾闁告洖鐏氶弲鈺呮倵楠炲灝鍔氭い锔诲灣缁牓宕熼娑氬弰闂婎偄娲﹀ú姗€宕甸埀顒€顪冮妶蹇曠К闁稿鍔楀Σ鎰板箳濡も偓閻掑灚銇勯幒鎴濐仾闁哄懏鎮傞弻銊╂偆閸屾稑顏�
    • 濠电姷鏁搁崑鐘诲箵椤忓棗绶ら柛鎾楀啫鐏婇悗鍏夊亾闁告洖鐏氶弲鈺呮倵楠炲灝鍔氭い锔垮嵆閹偟绱掑Ο璇插伎濠碘槅鍨甸褎鏅堕鐐寸厱闁绘垵娲︾€氾拷

    博 客

    缂傚倸鍊搁崐椋庢閿熺姴绐楁俊銈呮噹绾惧潡鏌熼幆鐗堫棄缁惧彞绮欓弻锝夊閳惰泛婀卞☉鐢稿焵椤掆偓閳规垿顢欓弬銈勭返闂佸憡眉缁瑩骞冨Δ鍛櫢闁跨噦鎷�

    網絡工作室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