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尋找我們的“傳家寶”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3月20日09:46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聶聆

      以展現全國各地觀眾“傳家寶”背后的珍貴記憶、展示中國豐富悠久的歷史文化為核心理念的大型文化收藏類節目《我有傳家寶》最近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該節目通過傳家寶背后的故事,講文化、述家風,為觀眾奉上了一道文化盛宴。

      更關注歷史與文化

      《我有傳家寶》可謂脫胎于收藏鑒寶類節目,卻又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收藏節目。首先,節目關注的是能夠體現家庭概念與傳承意識的“傳家寶”,而不是任意的收藏品;其次,節目更加關注的是“傳家寶”背后悠久的歷史與厚重的文化,而不只是收藏品的實體價值。

      節目中的傳家寶既有“毛澤東號火車頭”、朱德總司令的“革命到底”,也有來自民間夫妻的鐵皮玩具火車,收藏者們只要認為物品對自己意義重大,能代表某種值得傳承的精神力量,或者物品背后蘊含難忘的故事或文化,都有機會參與節目。

      以1987年版《西游記》中的6位主要扮演者為例,他們作為嘉賓分別講述當年拍攝《西游記》時的艱苦經歷,在“缺錢缺人缺設備缺支持”的現狀下,這部劇能夠度過了“八十一難”最終成為國內電視劇的經典之作。6位嘉賓在現場展示因“西游”結緣的傳家寶,而節目的真意在于將西游記“懲惡揚善”的精神通過“傳家寶”這一載體再次傳承并弘揚。另外,以鐵皮玩具為“傳家寶”的夫妻,講述二人因鐵皮玩具結緣的感人故事。如今,這些玩具早已不能與價格昂貴的新型玩具媲美,但他們記錄了一個時代,也記錄了一代人的獨特童年。上世紀90年代,仿佛一夜之間,鐵皮玩具就從生活中消失得無影無蹤。然而,當懷念過去的時候,才發現那些鐵皮玩具為人們曾經帶來的歡樂與美好的記憶。

      兼顧專業性與可看性

      《我有傳家寶》由著名演員王剛擔任主持人,同時還邀請了中國陶瓷專家丘小君、雜項鑒定專家蔡國聲、青銅鑒定專家賈文忠、書畫鑒定專家金運昌作為常駐鑒寶專家,并增設兩位文化專家坐鎮點評席,保證了節目的權威性與專業性。

      為了增加可看性,在保持節目深度的同時提升節目的娛樂性,節目每期還會邀請一至兩位明星嘉賓與其他民間持寶人同臺展示“傳家寶”,講述各自背后的故事,并由多位專家現場鑒定。比如,配音泰斗喬榛,“花樣爺爺”牛犇等老一輩藝術家,相聲演員何云偉、李菁,歌手李琦等參與節目,展示各自的“傳家寶”,講述鮮為人知的背后故事。

      有業內人士表示,依托央視平臺,《我有傳家寶》在節目理念、形態與內容上的探索與嘗試,讓人們有理由相信該節目能夠探索出文化類節目的“正襲”之道,成為具有本土特色的原創文化節目品牌。作為電視娛樂的重要傳播形式之一,電視節目同樣肩負著傳遞正能量與主流價值觀的責任,觀眾在追求娛樂享受的同時,也需要精神上的滿足與滋養。以《我有傳家寶》為代表的文化節目,如雨后春筍般快速涌現,正是滿足多變受眾需求的重要表現。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