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2015全國兩會 >> 正文

    獻策建言不遺力 民主資政兩相宜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3月14日07:38 來源:人民網 沐沂

      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后,政協全會今天下午勝利閉幕了。那么,沒有決策權和行政權,也不會釋放更多政策信息,政協會要達到什么效果,才能堪稱“圓滿”與“勝利”?

      諸君是否注意到,俞正聲主席在開幕會作工作報告和閉幕會講話中,都用到一句話:“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這一頗具新意的說法,實際上是對人民政協的精準定位。由此觀之,衡量政協全會開得怎么樣,首先看協商的質量。

      說到這里,想設一問:為啥政協會比人大會先開兩天?當然有各種因素,其中最關鍵的,應該是一個重要原則:“協商在決策之前”。看看本屆會議人大和政協的日程表便一目了然。11天的會,政協委員們都討論了什么?政府工作報告、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兩高報告,而這些都是要在人代會上表決,進而成為國家決策事項。

      這就是民主制度安排的魅力。公共決策要達到科學、公正、合理的目標,要在現實層面更順暢地施行,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充分吸納各方意見,在多樣化的利益需求中“尋找最大公約數”,而這正是協商民主的要義,也是人民政協的優勢。

      除了按照民主程序參與決策過程,衡量政協協商的質量,還要看有沒有達成共識,達成了怎樣的共識。因為參與協商的各方依照共識行動,也是協商民主的要義。這就要提到政協閉幕會上,全體委員表決通過的一份重要文件:政治決議。

      這是一份對本次政協大會的總結性文件,語言高度凝練,梳理一下可以得到以下幾句話:“四個全面”是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不懈依靠改革推動科學發展;深入貫徹落實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決策部署;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當然,每句話之下,都有更具體的闡釋。

      由此得出判斷,黨的正確決策與主張,經由全體政協委員的充分討論協商,已經化為社會各界的共識;而隨后人代會上的表決,將使之法律化,上升為國家意志。成為國家意志與社會共識的政策與主張,無疑將匯聚更強大的社會合力,對于實現我們的目標,大有裨益。

      “喜鵲就地取材搭的窩,八九級風也吹不掉,新材料做的廣告牌,七八級風就開始砸車。如此看來,最終和地球說再見的,不一定是喜鵲。”這兩天,牛有成委員在大會發言上的講述,一時成為公眾談論的熱點話題。

      今年的“兩會”上,類似的言說不絕于耳,也可稱為“兩會”新文風。會風尚簡尚實,讓會議回歸會議本身。很多委員發言沒有了穿靴戴帽,不再照本宣科,甚至開始注意自己言說的表達方式和傳播效果,展現出平等、真誠與務實的協商精神。

      作為佐證,一個令人欣喜的現象是,“兩會”娛樂意味的減淡。以往媒體“追星”之風,此次有所改觀,那些以穿著、噱頭代替國計民生議題的報道方式少了。眾明星委員們連表情都嚴肅了幾許,這些都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文體明星影響力大,能發揮自身優勢,讓政治制度為更多的人關注與了解,則善莫大焉。

      當然,首先要明了,怎樣做一名合格的政協委員,俞正聲主席在閉幕會的講話中,作了專門輔導,或可簡化概括為“四始終兩做到”——始終秉持群眾觀念和為民情懷,始終守持道德準則和廉潔自律,始終保持務實進取和勤勉敬業,始終堅持民主協商和理性包容。真正做到言必真、策必實、行必正,做到于國有利、于民有計、于己有為。

      說到底,就是要具備一種可貴的“委員意識”。政協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套用一句流行的話:你怎樣,政協便怎樣;你怎樣,民主制度便怎樣。

      “兩會”一結束,意味著政協委員新的履職季開始了。期待下一個“春天里的約會”,他們會攜著更真實的民意、更高明的建議而來,發出更動聽的中國好聲音。這正是:

      委員意識心中記 協商精神不可離

      獻策建言不遺力 民主資政兩相宜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版權說明:本文為“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中央廚房”出品,轉載、使用務必注明來源,違者必究。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