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2015全國兩會 >> 正文

    黃至安: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增強民族認同感、自豪感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3月14日07:34 來源:人民網
    全國政協委員黃至安全國政協委員黃至安

      人民網北京3月13日電 (記者 林洛頫)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國民珍惜和維護自己的思想文化,達到凝聚民心,增強民族認同感、自豪感和愛國心是當前我國社會的重要職責之一 !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湖南省道教協會會長黃至安提出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建議。

      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而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

      對此,黃至安呼吁教育部門能將《道德經》等傳統經典部份章節作為小學、初高中、大學傳統文化課程的教學內容,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這對于受教育者道德素養、人生觀、價值觀和思想智慧的形成以及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以老子《道德經》為例,它對我國古代哲學、科學、政治、宗教、倫理道德、醫學養生、藝術美學等各個方面都產生深遠影響,也是中國傳統著作翻譯到國外最多的一部經典,為眾多西方學者和有識之士所驚羨和研究,老子本人亦被稱為‘中國哲學之父’!秉S至安對記者說道。

      同時,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的一些節慶和生活習慣為被其政治、經濟、文化等意圖所裹挾進入我國,很多人開始滿足于對物質本身的追求,擯棄了民族傳統,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一些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逐漸被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對西方節日的盲目追捧。

      針對調研掌握的情況,黃至安表示:當前年輕一代以及部分商界、學術界精英階層中對傳統文化逐步淡忘,節日文化正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而根植于我國古代農耕文化,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而形成了中華文化的內涵,完整地體現了中華民族人倫血親、禮教德治、熱愛家園、熱愛生活、慎終追遠、敬祖報本的核心價值,是中華民族精神世界的生動展示,也是國家歷史積淀與文明性格的具體象征。

      “目前,國務院已將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日為法定假日,此舉無疑極具現實和歷史意義的。我希望弘揚和挖掘傳統節日文化的價值,發揮傳統節日文化的教育意義,以理性的眼光、科學的方法,努力探尋這些傳統文化的特點和價值,,將它保護傳承好! 黃至安呼吁道。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