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召政代表(湖北省文聯主席、文學藝術院院長)
讓文學成為心靈上升的通道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令我深受震動,其中“浮躁”二字,直擊當下文藝創作的命門。以文學創作為例,“制作”和“炮制”作品過多,在思想的深刻性、反映生活的豐富性上都有待提升。
文學不是簡單的生產,要創作出一部精品力作,首先要解決“為了誰創作”的問題,要寫“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作品,書寫人民中的英雄人 物,力爭每一部作品都能對他們有所助益。其次要解決自身創作狀態的問題,寫作前要投入火熱的生活,而一旦進入寫作狀態,就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能投機
取巧,不唯“市”也不唯“勢”,要有長期坐冷板凳的準備。再次是選擇傳遞怎樣的價值理念,古代先賢們秉持的仁、義、禮、智、信、忠、孝,當代所提倡的社會
主義核心價值觀,都應成為文學表現的對象,這一點無論是歷史小說,還是現實題材小說,都可以做到。周朝就有“采詩官”,古人通過文藝作品來觀社會風氣、看
理政得失、知民心所向,文學書寫和反映時代的功能一直延續至今。無論什么年代,作家都應有強烈的使命感,用負責任的態度、用自己手中之筆參與時代建設,讓 文學真正成為人們心靈上升的通道。
(本報記者 韓寒采訪整理)
關峽委員(中國交響樂團團長)
創作者需要轉變觀念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現在文藝創作存在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改變這種狀態,要解決好這幾個問題。首先是創作 者本身觀念的轉變,文藝創作應潛心鉆研,遠離浮躁。其次是創作者行為的轉變,創作者要真正俯下身子,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此外,應該有一種激勵機制讓創作 者們心無旁騖,沉下心來搞創作,并且有效保障創作者的權益。
通過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大家的思想觀念已經有了轉變。今年兩會,通過一些藝術家的發言可以看出,大家都在進行 自我反省,并就文藝創作不能浮躁化這一問題達成了共識。既然在思想上達成了共識,肯定會在行為上產生共振。創作者將以一個很好的心態繼續前行在創作之路 上。現在文藝創作的大環境很好,在過去,對于不良的文藝現象,沒有人敢直言。如今,很多人都勇于站出來亮出自己觀點,批評不良現象,傳播社會正能量。在這 一點上,文藝界的風氣正在經歷一個蕩滌心靈、本真向上的改變。
(本報記者 牛夢笛采訪整理)
廖昌永代表(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
努力打造中國學派文藝精品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指明了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文藝發展的根本方向和文藝工作者的責任擔當。講話發表以來,文藝生態環境發生 了積極變化,我對此充滿信心。習近平總書記對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非常重視。去年,上海音樂學院做了中國藝術歌曲的挖掘、整理和推廣工程,同時還有上海歌劇 “上海三部曲”的創作,碰到很多困難。在去年兩會上,我們向習總書記做了匯報,得到總書記的回應,這對我們是很大的鼓勵。去年十月“上海三部曲”第一部 《一江春水》首輪演出,受到社會贊譽。但我們認為這部歌劇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請了很多專家從各方面進行了批評和總結。今年上半年將是《一江春水》的修 改期,年底將要展開第二輪全國巡演。同時,三部曲的另外兩部也在籌劃,全部完成要四五年的時間。
我們始終堅持精品創作道路。創作過程中,經濟收益是很低的,如果沒有一定的定力和社會責任擔當,是不可能堅持下來的。中國精品歌劇創作凝聚 著幾代人的努力和夢想,實現夢想的道路會有困難和艱辛,但我們要有這樣的夢想和擔當。中國學派的中國歌劇是可以實現的,中國學派的文藝精品必須是民族的、 原創的、扎根于群眾的。
(本報記者 張翼采訪整理)